文化傳播是故事和價值觀的認同
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科技發展前所未有地對人類生活發生重要影響的時代,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為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內容,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業已成為必然趨勢。文化產業和創新科技為澳門特區政府訂定的新興產業。科技的介入是文化發展道路上的新趨勢,科技與網絡技術為文化帶來新的合作與實踐方式,豐富了文化活動的形式,也打造了文化傳播的新空間——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突破了以紙媒、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為主導的媒介格局,真正地把“文化就是日常”發揮到極致——時時刻刻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交往方式等發生影響。
以下我試圖將新媒體傳播的特點結合實際的文化傳播案例和各位分享,並求教於方家:
科技手段的介入使觀眾與文化藝術的關係更加緊密,將藝術與生命、生活、時代狀態融合。這在某種程度上與源自於歐美產生的“參與性藝術的浪潮”一脈相承,它強調實現多樣關係、合作、互動和社會介入。如常用的AR apps擴增實境流動應用程式、強調沉浸式的VR技術,是文化項目中特別能讓觀眾有參與感的一種體驗。以藝術展覽為例,讓觀眾介入和參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形成創作者和觀者的多維度的探討與思考,豐富觀眾看展體驗和感受,由此改變不再是展出什麼觀眾就要看什麼的單一的觀展關係,而是以更開放的文化理念,讓這些文化活動成為共享互動的傳播平台。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傳播者、甚至變成新的創造者。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具有生產和創造文化的可能。可見,新媒體是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和大眾傳播三合一的融合,拓展出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交流空間。不可否認,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人們碎片化的日常時間或看作被消磨、耗損,但也可以看作是被充分利用。在這個全新空間裡人們隨時參與、即時互動,形成交流、評論、再創造、再傳播。並且,有利於再開發出新的空間。
猶記二○二○年疫情初起之時,對世界是一記重創,各行各業以演藝事業的劇場藝術尤甚。我們都知道,劇場藝術特別講求現場感,看戲要坐在劇場感受來自舞台的戲劇質感,體驗和台上演員同呼吸、和劇中人物共命運的真實感。疫情來了,劇場關閉了,這一切都消失了。
我講一個在戲劇圈流傳甚廣的疫情故事:北京鼓樓西劇場的創始人李羊朵發起以線上劇本朗讀會的形式,幫助煙台農民賣櫻桃。這其實是劇場人開拓了除劇場之外的另一個空間,櫻桃——象徵着俄羅斯劇作家契訶夫筆下的櫻桃園,鼓樓西劇場人在疫情期間守住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也幫助了因疫情受損的農民——這就是新媒體的創造、傳播、再開發新空間的特點。今天,無論是劇場人還是觀眾,都搭乘上融媒體的時代快車,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實現跨區域傳播,這種線上戲劇傳播以演出為依託,向市場擴展。我們看到從戲劇的觀賞關係、場域乃至戲劇的外延邊界,推及其他藝術門類,都在互聯網世界的快速改變中不斷突破。這源於文化與科技二者的共通之處都在於“創新”,“創新”也代表着這個新時代的精神。
此外,新媒體還有利於一些過去一直“隱身”的行業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之內,像考古、文物修復、非遺項目的製作技藝、發生在戲曲後台的化妝、換裝、甚至演出排練等,都有助提升民眾對所涉及的行業、內容的認識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它變身為一個學習空間,人們在這裡可以學習新的知識。
荷蘭國家博物館曾經為國寶級名畫、林布蘭一六四二年作品《夜巡》進行高科技大修復的整個過程網絡直播。博物館用最新的X射線科技為這一幅近四百年前創作的油畫“全身掃描”,細緻到每一毫米,分析出每種顏料的化學原色、畫家的每一筆觸及創作過程,目的是了解藝術家如何創作,以及如何令畫作保存更持久。這是對藝術愛好者、文物修復者敞開的學習之門。當今時代,除了以學校為學習中心外,遠程課堂、線上學習,加上利用新媒體組建的群組或圈,都是能夠隨時學習、讓知識迅速傳播的“場所”,所謂高手在民間,這個時代的特點是“能者為師,人人皆可為師”。被稱為資訊爆炸的時代,善於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更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能力。
文化傳播,是內容和價值觀的傳播,無論形式手段如何變化,“內容為王”的核心無法改變。最近我看到一個短視頻是介紹毛筆的製作過程,這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技藝。但見鏡頭下的匠人在遠離塵世的環境下,專注於手中的羊毫製作,身旁一貓一狗,有潺潺流水之聲。短視頻被廣泛轉發,人們喜愛它的原因,是在於這視頻除匠人精神,擇一事終一生之外,還傳遞出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生活狀態。成功的文化傳播案例,說到底是故事和價值觀得到認同。
澳門有着豐厚的文化資源,但仍需系統梳理、深度整合從文化盛事、節慶文化、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人足跡故事乃至紅色文化等文化內容。傳播者需要深入學習、了解新媒體的特點,用好多媒體數字技術及短視頻等拓展傳播管道,廣泛傳播含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技價值、時代價值的澳門文化內容,提升澳門文化的傳播力,讓澳門文化“活”在當下,是澳門在人文灣區建設中的作用及使命。
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穆欣欣
(本文係作者於二〇二二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圓桌的對話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