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四百億美元赴美建廠
台積電美國噩夢重現?
【本報綜合報道】據觀察者網、外媒十一日消息:近日,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出盡鋒頭,只因該公司在當地的工廠舉行了“機台移入典禮”。所謂機台移入,就是將半導體生產設備搬入廠房,意味着建廠起步階段的結束。
美媒大潑冷水
美國總統拜登在現場演講中高調地表示,美國製造業回來了。類似的話,幾任美國總統都說過,拜登本人就說過不止一次。但這一次,確實是最有“底氣”的一次。
報道稱,原因很簡單,台積電在全球晶片產業鏈中太過重要: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上,台積電技術最先進,一家公司佔到的市場份額,常年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冷水很快就向拜登潑來。彭博社文章標題醒目地寫道《對不起,美國,四百億美元買不到晶片獨立》。文章直言,這筆投資根本改變不了遊戲規則,只是購買了一個吹牛的權利。
美國媒體何出此言?台積電在美建廠能一帆風順嗎?
十二月七日,在台積電亞利桑州那工廠的機台移入典禮上,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講述了一則往事:早在一九九五年,台積電就曾在美國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交界的地方建設了一座工廠,技術與時代同步。當時一直想在美國建廠的張忠謀,以為夢想成真了。但沒過多久,這座工廠就開始遭遇成本問題、人的問題和文化的問題。最終美夢變成噩夢,台積電花了數年時間才從噩夢中解脫。
迫於美方施壓
在台下聽演講的,有興奮於“美國製造將再度引領世界”的拜登、自豪於“十年來首次在美國製造晶片”的蘋果CEO庫克、直呼“改變行業規則”的英偉達CEO黃仁勳,以及期待“成為新工廠大客戶”的AMD總裁蘇姿豐等人,為新廠站台的科技巨頭們總市值超四萬億美元。他們並不想聽台積電過去的慘痛教訓,讓政客和高管們難掩激動的是,台積電原本只打算在美國建一座五納米工廠,現在要分兩期直接建設四納米和三納米工廠,投資額也從原來的一百二十億美元飆升至四百億美元。這不僅是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資直接投資案,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資直接投資案之一。
雖然張忠謀稱,台積電已從上一次的失敗中汲取教訓,這次比過去準備的更充分,夢想將會成功實現。但他也坦承,機台移入對一座半導體工廠來說,只是起始階段的結束。這意味着,剛開始建設工廠的興奮之情消失了,只留下很多待解的困難工作在那裡。
報道稱,對台積電來說,廿七年前的噩夢仍然有可能重現,因為在美國建廠的困難絲毫沒有減少。報道指出,首先,建廠成本依然高昂;其次是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昂的問題,其中芯片技術人员和工程師稀缺;最後是台積電嚴苛的企業文化也是一個阻礙。
此外,對台積電來說,雪上加霜的是市場行情。在困難重重下,台積電仍然要到美國設廠,只是迫於美國“軟硬兼施”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