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釋疑 適應期減陣痛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三年,所謂“大疫不過三”,近日內地防疫政策急速轉變,趨勢逐步走向開放。澳門也因應國家優化疫情防控,結合地區情況,積極準備疫情防控過渡期應對預案,並推出一系列措施,務求減低有序放寬防控後可能出現大規模感染“陣痛期”的衝擊。預期未來一段日子,本地感染人數將大增,居民勢必面對自身染疫或身邊家人及同事確診後衍生的一攬子問題和需求,如何減低“陣痛期”的影響,保障醫療系統不致超負荷,迫在眉睫。
幸運的是,率先放寬防控的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諸如持續為高危人群接種疫苗,對病毒進行持續檢測和基因測序,研發供應特效藥,確保基層醫療體系能有效做好新冠病人的治療等,避免病毒變種及疫情高峰時,醫療系統癱瘓及高死亡率等,甚至是具體的染病後家居治療、用藥方式、網上診症等,都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參考和可循的答案。
如今,當局制訂的感染後電子申報評估平台,羅列不同情況的應對方法,包括居家隔離、社區門診、社區治療中心、山頂醫院這四種治療區分,佈局有效利用醫療資源將緩和“陣痛期”的影響。但具體操作、執行流暢度等,有待實操驗證。特別是疫措一下子太多轉變,民眾能否消化理解、適應承受?老弱群體不少不諳電子操作,加上對瘟疫的恐懼、“有病睇醫生”的慣性,這些心理因素不得不考慮。
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病毒株致病率較弱,本澳全民疫苗接種率較高,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即使與新冠原始病毒比較,奧密克戎病毒株顯然“溫馴”得多,惟仍有機率重病或致死。倘若部門機構、企業學校太多人感染,亦有停運之虞。“開放”之初,居民身心比較緊繃,社區門診的預約、分佈、配置是否得當;感染者居家治療,同住家人如何自處,能否上班上學;治療期間的工作安排或補償問題;緊急情況不同需要的人性化處理等……一籮筐細節,都需要明確的指引,方能讓居民盡快適應。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