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都是人生的不期而遇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愛閱讀的人總是能從書中找到共鳴之處,或許因書結緣也不一定。《店量人生》這本書,正是以從事書店員工的身份,書寫無數城市人來去的故事。從作者的角度出發,解讀人生百態。
雖然此書寫的是香港書店,而澳門的大大小小書店也很多,有的在街角、有的在閣樓、有的在地下庫,不是每間書店的生意都很好,但卻與書店員工的用心與否不無關聯。
書中店員鄭竣涵(也是作者之一)初進書店當值,目擊了各種迥異的書引來不同的人翻閱,也因此出現了書中組合出的各式各樣的趣事。書店客人有的常來而相熟,如同他遇見小五學生彬彬有禮的阿臨那樣,阿臨是一個喜歡站在特定的書架前細看的小男孩,閱讀量奇大引起店員鄭竣涵和他相熟,之後又推薦了聖修伯里的《小王子》給阿臨看,等阿臨升中之後,仍有來書店看書。店員希望這位小讀者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不忘那份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童心。
當下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喜愛閱讀,但店員在書店的發現,父母為孩子選書,選擇工具書的多,而選擇適合孩子看的、孩子又喜歡看的少。父母們不是質問子女有什麼人生目標,就是問子女為什麼要挑這本,而非更實用的工具書等等。
通過作者細緻的筆觸告訴我們,若只為考試操練試卷,學生只會變成沒有靈魂的機械人。畢竟,教育不止於考試。如果沒有閱讀,沒有好書,教育只是一個空殼而已。一本好書,以興趣為本的閱讀,或許正是喚靈的仲介。
當然,也有年長的婆婆,為了省下買書的錢,悄悄影下書中有關桂圓酒料理的資料,回家照着做料理。看到這裡,讓我也想起一段往事。曾經在廣州購書中心看書時,見到有一位女士將書中大概覺得有用的那一頁直接撕下來,悄悄收在手袋中離開。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果有現代的手機可以拍照,相信那位直接撕書的人會選擇拍照吧。誠然,進入書店的人,多數還是非常愛書的。
閱讀每一本書,都是人生智慧的汲取。作者如是說:“書店吸引我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總是一個能夠容許差異的地方,如海納百川一樣擺放不同的書籍,人與人之間若意見相反,很少機會可以走在一起,但書卻不一樣,只要性質一樣,儘管內容有多麼不同,也必定是擺放在鄰近的書架上。”
書店不只是紙本的交易場所,更重要的是通過書這個載體讓知識流傳。推廣閱讀,自然也是書店的工作,店員的任務,甚至是使命。此書也告訴我們,書店工作既忙且雜,如何把適合的書送到相應的讀者眼前,也有其工作竅門。或許同一本書在不同書店有截然不同的分類,而這樣的分類也影響着書的銷售業績。也正是作者用散文這個載體告訴我們,之所以與好書相遇,書店店員默默下過許多工夫。用心為不同閱讀愛好的讀者選書,才是書店另一種生存之道,也是店員有良苦用心所在。
作者由書店店員到走在寫作的路上,這正如你我愛好寫作與閱讀一樣。通過人影交錯的書店,有你也有我的故事而相識。身居每一城的人,相信那一城亦有你和書本相繫的點滴故事吧。
書海無涯,珍惜書店店員與你的相遇時刻。畢竟,書店作為閲讀和分享知識的空間,隨着現代生活的多元發展,相較於過去,它的發展已面臨着許多生存的挑戰。
南青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