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刂)櫈”樂與怒
尼修斯
“櫈”二字,源於何處,查無可考。聽起來,也應是上幾代人的潮語,二、三十年前首次聽到這兩個字,來自香港朋友的繪形繪聲。那時香港電影全盛,午夜場成行成市,播放的電影不少是首映,測試觀眾反應,以便在正式上畫時,仍能調整宣傳方向。那個時代午夜出街看電影的人,質素比較混雜,三教九流,如果電影不好看,隨時發洩不滿情緒,把椅子爛,是為“櫈”,是百分百的貶義。後來又聽聞搖滾音樂會的狂迷,興奮之時,也會“櫈”,是另類表達讚賞的方法。“櫈”看來頗為暴力,不過在那個缺乏發聲平台的年代,是情緒宣洩口。午夜場過後,導演落場查看一下,有幾多張櫈被破壞,戲的成績如何,心中有數。
近來本地劇場界突然熱鬧起來,皆因演出開始復甦,每個禮拜有演出看,有心人在臉書上推出“我不櫈——澳門劇場電影評論台”,反應極為熱烈——熱情亦慘烈。有些演出過後,被提出了很多問題,有紋有路;有些帖子滿是情緒發洩,責罵聲四起;推出數天,更有人高呼要刪除這個平台,雖然看來有點似造馬,但也引起連環反彈。當中除了評演出,亦有帖子提出一些問題,例如戲中對肥人的形容,對身體有殘缺者的描述,是否有歧視之嫌。有些評論,你來我往,頗為熱鬧,有些字句寫得比較尖酸,辛辛苦苦把戲排演的導演和演員,讀起來難免心酸或不服。
說起網上討論平台,可追溯至二十多年前由劇場人E先生建立的“搭訕有聚”,採取自由發言形式,全部人都是匿名的,和“我不櫈”有點不同,後者的發帖者可以選擇以真名或筆名,但回覆的人,是會被人知道是誰的(除非你在臉書上做個假帳戶)。不知是否不具名的原因,“搭訕有聚”起步時運行得很好,但過了一段時間,慢慢出現了罵戰、人身攻擊,甚至寫血書要某某出來道歉,某某站出來解釋清楚等等。大家便不再想加入理性討論,數年後,它只變成了一個宣傳演出的平台,再之後,便沒有之後了。
或許因這小小的不同,現在“我不櫈”看來仍是有着良性討論的。人是有趣的生物,嚴於責人,疏於責己,尋碴找八卦,是生活中的樂趣,而正經八百地提出嚴肅觀點的可能會被人覺得沉悶。幸好現在看到的情況雖然未至於五十五十,但樂於討論的情緒仍是活躍的。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