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街頭踢毽者
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名畫家錢納利在澳門生活廿七年,其畫作除風景、建築、肖像外,還繪畫不少本地普羅大眾日常生活場景,描繪生動細緻,人物舉止傳神,極具本地風土人情和生活氣息,為澳門十九世紀各類景物和不同階層人物留下永恆瞬間。
錢納利於一八五○年繪畫的一幅鉛筆速寫素描,六名華人在街頭圍在一起踢毽子,一名以扁擔挑着兩個籮筐的路人站在外側觀看。踢毽者當中,兩人戴着帽子,其餘四人和旁觀者皆留着清朝髮型,上述眾人大多看似赤足,從衣着打扮看來,應屬草根階層。錢納利以簡潔的筆觸和線條,描繪出抬腿踢毽者和參與者剎那間的動態,形神俱備,活靈活現。
整幅素描除上述場景和人物刻劃細緻,其意境和精彩之處,在於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被踢上空中的毽子。毽子作為主體,加上現場各參與者裝扮和動態的細緻描繪,好像素描把時光倒流一百七十多年,把當時街頭踢毽者的情景再次呈現。
毽子作為我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體育,具有深厚的體育文化底蘊,集強健身體、休閒娛樂、觀賞藝術為一體,而且器材和玩法簡易,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錢納利繪畫的素描,顯現毽子是當時澳門普羅大眾普及的體育活動,相信早已在澳門廣為流傳。
梁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