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企業環境風險管理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確定為大灣區合作六項基本原則之一,明確提出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營運模式,以促進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澳門特區政府亦依循國家綠色發展步伐及方針,制定《澳門環境保護規劃(二○二一至二○二五)》作為澳門環境管理工作的新藍圖,進一步提升澳門的環境質量及開拓綠色發展新路向。
澳門企業可把握現時政府推動綠色發展的機遇推行轉型,把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企業戰略中,並同時建設方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的環境治理體系,包括:環境風險管理體系、環境戰略目標體系、環境責任體系及利益相關方管理體系。
其中環境風險是直接影響企業健康營運和綠色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應重視營運過程中的環境違規風險,通過建立企業環境風險管理體系,改善與提升環境管理的薄弱環節。
企業建設環境風險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綱要》中提出多項加强環境污染的管控措施,包括建立環境污染“黑名單”制度,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强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企業若建立良好的環境風險管理體系,既可抓住大灣區推動綠色生態的發展機遇,又能夠實現環境風險防控常態化管理,將可持續性轉化爲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此外,建立環境風險管理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加強從源頭防治、清潔生產、資源回收利用到生產者責任延伸及資訊披露等全過程管理,將環境管理從“以結果為導向”轉變為“以過程管理為根本”,從而實現綠色發展。
建立環境風險管理體系
中央及特區政府持續推進及深化生態管理相關的政策,將加強督察頻率及嚴格執法。企業應盡快加强落實環境合規責任,避免環境營運過程中出現違法違規現象,同時提升企業的長期價值和韌性,從而獲得投資者與客戶的青睞。企業在建設環境風險管理體系時,應以國家及大灣區最新的指引爲依據,對企業環境營運風險進行全面管理,例如:環保設施運行管理、環境資訊公開管理、環保手續履行過程管理、環境信用管理等。為實現以上全面風險管理,企業可按照以下思路,開展環境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一)建立環境風險指標庫:企業應針對自身的主要業務板塊,基於所屬行業特徵,根據國家、大灣區或特區政府相關環保產業政策、環保法律法規、標準要求以及行業協會約束條件等,分別進行環境風險梳理,確保全面掌握環境風險點,有的放矢地開展風險管理工作。
(二)實施環境風險分級分類管理:基於環境風險指標庫的不同環境指標績效表現,分別針對不同業務板塊、不同責任主體開展風險評估,以對企業環境風險進行分級分類,並繪製環境風險地圖。
(三)健全追蹤評價機制:健全企業環境管理責任體系,健全督查、考核、問責和激勵機制,建立環境風險整改落實、風險監督及後評價體系,可確保下屬部門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對環境風險整改要求充分落實到位。
(四)提升環境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通過建立環境風險智能化管理平台,使自身環境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環境營運風險情況實現可視化、動態化管理,及時有效的應對外部迅速變化的法律法規標準等監管要求,合理配置和調整內部資源。
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合夥人 顧 玲
德勤中國風險諮詢經理 陶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