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居民冀增政策執行決策能力
公總:領導主管能力品德為重
【本報消息】公總青年委員會秘書長柯麗香表示,該會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居民希望領導主管提高政策執行及決策能力,並重視其品德。她建議特區政府建立符合居民及公務員期望的領導主管能力素質的框架,對領導主管的能力及品德設立適合本澳的標準,將有利特區政府選拔人才及提升施政效能。
首要效忠國家特區
柯麗香表示,問卷調查收集居民及公務員對政府領導主管能力素質的看法,受訪者認為領導主管最重要的是效忠國家和特區,其次是自律守己、廉潔奉公。
柯麗香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對領導主管的能力素質規範,尤其加入對政治品質、政策能力的元素,並制訂相應的框架和指標,作為對官員選拔、培訓和評價的參考依據。二是針對領導主管的培訓上,加強有關政策能力的專業內容。
三是構建相關政策範疇的領導主管輪調機制,以增加其不同政策領域的視野及政策協調的能力,同時減低部門各自為政的情況。
四是加強一般人員與領導的溝通交流機制。
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高等學校教授婁勝華認為,公共政策在制訂後要得到良好的落實執行,需要諮詢公眾意見,有利公共行政的社會化及科學化。
婁勝華提到政府在公共諮詢的安排上存在問題,比如同一時段有四至五個公共政策的公眾諮詢,居民無法深入發表意見,認為應進行統籌,如同一時段內最多兩至三個諮詢。
他認為,不同類型的公共政策應有不同的諮詢對象,指出部分行業標準、專業性資格不需要向全社會諮詢,只需向行業利益相關者諮詢便可,又建議公眾諮詢後應聘請第三方評估諮詢成效。
對於不少公眾諮詢的發言者以社團代表為多,居民不願意發表意見?婁勝華認為可能政府資訊發佈或宣傳不足,建議加強宣傳及對居民進行政策教育,提高居民的參與度及積極性。又指出政策能否吸收居民的意見需要在諮詢總結報告及政策反饋,對於沒有吸納到的居民意見亦應給予解釋,才能提高居民參與公眾諮詢的積極性。
共商建易共享管難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認為,澳門公共行政改革最近幾年取得一定的成果,特別是構建一個可操作性的官員問責制度,對於公共資本企業的監督、公共資產的安全管理方面也取得進展。
他提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總體方案》提及“共商、共建、共享、共管”新體制,但“共商、共建”相對容易,“共享、共管”則相對困難,兩地的合作需要設施的“硬連通”,如基礎建設、交通網絡的對接,包括便利的交通、生態環境、兩地規劃、城市空間佈局、新家園的建設、吸引優勢產業到橫琴發展等,以及機制和體制的“軟連通”,特別是法律、規則的銜接。凡此種種,均對澳門公共行政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兩地政府和公務人員相互學習和不斷磨合, 努力打造“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新合作機制。
育治理人才創條件
公總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區耀榮關注影響人員橫向流動意向的工作及組織因素,以探討橫向流動作為培養跨部門人才的作用機制。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構建能力、價值雙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促使員工形成因應組織需要不斷自我學習的使命感。二是橫向流動並非針對特定職位,能力勝任的員工亦未必會有流動意向,而是必須形成對組織理念的認同才會產生參與意願。因此,建議開發相關的價值評估框架和工具作甄選依據。
三是內化政府追求的公共價值和信念。政府的目標是創造和維繫與社會發展需要同步的公共價值,由過往強調合符程序、效率等價值到現今服務型政府提倡的公民參與、社會公平等價值。他認為加強公務人員對公共價值的理解和認同,有助提升組織匹配,為培養更多政府治理人才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