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不禁風與若不勝衣
已忘卻作者姓名,他的一首詩有這樣的一聯:“白菡萏香初過雨,紅蜻蜓弱不禁風。”菡萏是荷花的別稱,紅蜻蜓停留在荷花上,大風一來把牠吹走,此所謂“弱不禁風”。
《明史 · 文苑傳二 · 儲巏》:“巏體貌清羸,若不勝衣。”這是說巏體弱,好像衣服的重量也不能承擔。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 連瑣》:“(麗者)瘦怯凝寒,若不勝衣。”那句“若不勝衣”與“弱不禁風”是否有類似之處?可以肯定,兩者都是形容體態羸弱,一是風也吹得起,一是連衣服的重量也無法承受。“弱不禁風”的“弱”是“強”的相對,但“若不勝衣”的“若”,在粵語領域中與“弱”音同,不過字義卻截然不同,那麼是否“弱不勝衣”之訛?我絕不懷疑《明史》與《聊齋》寫錯。細究那“若”字,其中一義是“至於”,如班固的《西都賦》:“若乃觀其四郊,浮遊近縣,則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又柳宗元《非國語下 · 伐宋》:“若乃天者,則吾焉知其好惡而暇徵之耶?”觀乎此,則“若不勝衣”,是說其體羸弱,竟至於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若,在佛家中有另一個讀音,不讀“弱”而讀“惹”。如“般若”,讀作“波惹”,這是梵語prajñ的音譯,乃智慧之意。特別是指觀照空理的智慧,即覺悟的慧觀。
若,一般的意思是“好像”、“相似”。《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是說:上善之人,如水之性,因為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老子》六十章也有一個“若”。那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說治理大國其實很簡單,只是像煎小魚一樣。其實老子是說,執政者要在安靜無擾的情形下治理國政,擾則害民,虐政害民,災禍就會來臨。所謂“清靜無為”,則人人可遂其生而相安無事。“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誠不刋之論也。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