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服務民族復興促人類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中國外交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為人類前途命運指引方向
面對“世界怎麽了,我們怎麽辦”的世紀之問,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戰、共同責任把各國前途命運聯繫起來,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從二○一三年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到二○一七年在日內瓦萬國宮,再到二○一九年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習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深入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載入中國共産黨章程和國家憲法,到多次寫入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重要文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新時代中國對外工作的總目標,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與支持。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到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再到柬埔寨、老撾……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同中國構建命運共同體,中國倡議的世界意義和實踐偉力日益彰顯。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走出國與國交往的新路徑
新時代,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致力於推進大國協調與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推進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明確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中美關係三點原則,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穩定周邊戰略依托,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整體合作機制實現全覆蓋。
這些年,習主席先後四十多次出訪,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在國內外主持和出席一系列重大雙多邊外交活動,接待訪華國際政要數百位,同各國社會各界保持廣泛接觸,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創新局面。如今,中國已同一百八十一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同一百一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正如習主席所言:“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譜寫開放合作的時代篇章
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迷茫困頓的世界注入強大信心與動力。二○一三年,習主席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九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雅萬高鐵、瓜達爾港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扎實推進,“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因為“一帶一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有了自己的轎車製造業,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重現輝煌,肯尼亞蒙內鐵路惠及民生福澤周邊,中老鐵路的開通讓老撾由“陸鎖國”變為“陸聯國”的夢想終於成真……目前,中國已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三十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二百多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
貢獻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隨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動治理體系變革成為大勢所趨。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全球事務由各國人民商量着辦,中國積極推進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
從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從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從博鰲亞洲論壇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北京世園會、北京冬奧會,從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到《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一場場主場外交,記錄着中國推動完善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不凡歷程。
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到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從深化國際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到支持世界抗疫、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一項項倡議主張,一個個實際行動,彰顯中國作為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作為和擔當。
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不斷開創新局面、開闢新境界,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龔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