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科研成果轉化配套
澳門土生土長的科研工作者首獲“科學探索獎”,在逾九百位各地專家、學者中脫穎而出,除了說明青年科學家積極開展科學探索,重視技術發明與創新,也反映了澳門科研項目達國際水平。
“科學探索獎”是目前內地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獎項覆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十個領域。澳門首位得獎者、澳門大學電機及電腦工程系教授麥沛然的團隊,從事射頻和模擬電路領域研究。是次獲獎項目為“無電池智能電子芯片”,可解決大規模物聯網發展技術中人手換電池和電池不環保的兩大技術瓶頸。
疫情肆虐多時,不少行業受重創,同時間疫下社會經濟的新模式、新業態,也促進新產業迅猛發展,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創新技術與應用,逐漸成為關鍵驅動力。多年來,特區政府對發展科創不遺餘力,科委會及科技發展基金大力支援本地科研科普,同時加強與國家的科研合作及交流。在國家及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下,本澳目前已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澳門帶來科研平台、科技優勢,推動高校學術研究水平。
發展科創、數字經濟,很大程度取決於人才培養及成長環境。近年本地高校開辦相關課程,甚至有微電子、數據科學和金融科技等新課程;相關部門亦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普及科學知識,推動科技教育及培訓工作,提高科技文化素質。但先不說高端人才及領軍企業,技術型人才也相當缺乏,就讀科技專業的青年不多。正如澳大教授所言,澳門的科研起點不高,人才體量小,有很大進步空間。如何大力吸引更多優秀的科技企業、科技人才和科硏成果落戶澳門,強化本地人才實力,是一大問題。
產學研方面,近年雖有一些項目與企業配對,但不少仍停留在科硏成果階段,未與產業鏈相結合。科硏成果未能廣泛轉化為生產力,更欠缺屬於本地的新興科技產業計劃,難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在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有關科硏力量的作用,善用深合區機遇,深化產學研一體化和加速成果轉化,值得
深入思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