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共管取長補短工作提效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採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是前所未有的創新模式。過去一年,粵澳雙方在磨合和融合過程中,取得很大收穫。
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表示,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推動管理工作,整體而言合作良好,這種工作關係亦是創新及前所未有,是好的探索,亦是好的實踐,未來的合作機制將會進一步磨合,同時亦不斷融合。
磨合中不斷融合
執委會同事由澳門公務員和內地公務員組成管治對伍組成,彼此間有磨合,同時也在融合,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困難。彼此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大家同時做加法,也是做減法,加法是將我們優點互相疊加,尋找新的管理模式,減法就是彼此都有不足地方,將大家可能影響效率的部分減去,有關工作在進行中。”
他指出,大家都有開拓精神,除了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同時也透過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創新實踐探索。
他直言,過程有辛苦地方,也有很多開心地方,因為看到工作每日都在進步。可以看到,過去十二個月,琴澳往來前所未有地頻繁,澳門居民對深合區發展的關注前所未有。
另外,李偉農感謝執委會同事,不少澳門同事在疫情期間,自願到深合區隔離後繼續服務,可見大家對這片土地,以及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憧憬和熱心,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大家致力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目標開展工作。
每天都是新挑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國際國內雙迴圈交匯的地方,俗話經常說是“鹹淡水交匯的地方”,所以是一個制度創新,規則銜接的富礦。特別是隨着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的高效運行,在橫琴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越來越多,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應用場景十分豐富。
這種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體制,確實是全世界獨一無二。能夠在合作區工作是我們人生的一大際遇,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現時每天面臨的東西都是新的,都具挑戰性,所以一年下來,覺得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收穫。
澳門習慣謀定而後動,一件事情前面進行非常充分的論證,一旦確定就不再輕易改變。內地習慣的打法是摸着石頭過河,相繼抉擇,不停地變,所以雙方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通過一年實踐,大家建立了一系列簡明、高效的規則制度,使雙方的優勢能夠更好融合,使合作區既有效率,又有規則,更加適應國際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