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賈淺淺風波
賈淺淺的詩除了被集火猛批的幾首屎尿詩(其中《黃瓜》等三首已澄清並非其所作)外,比多數加入作協的詩人要強。
評價一個詩人的詩藝,要採用反向水桶原則,即以高的木板作為依據,而不是抓出一兩首爛詩否定其總體成就。從某些網民將徐志摩視為民國詩人巔峰等觀點可見,這次網暴充分暴露了對現代性文藝的無知。
此外,也不要把文二代等同於富二代。茹志鵑還是王安憶她媽,顧工還是顧城他爸,葉聖陶還是葉兆言他爺,三曹三蘇,大小仲馬就更別提了。關鍵要看作品,有些詩評根本存心找碴,照其思路,艾略特、喬伊斯都是邏輯混亂,語法不通,卡夫卡、伍爾芙根本不會寫小說,以前還有海子的法律系同學走出來譏笑其病句行大運。這類詩評的出現,再次暴露了對現代性文藝的無知。
賈淺淺風波還帶出一件事。作協一年可進近千人,是不是太多了?當代文壇數得出的高手不超過一百位。
從入會標準看,其中一項是出三本書,這對寫詩這行來說,等於要詩人們砸鍋賣鐵出詩集,因為詩集基本沒人買,大多要自費出,自費送。更重要的是,文學當以質取勝。個人認為,寫小說要入作協,起碼要在《人民文學》及四花旦《十月》、《收穫》、《當代》、《花城》發過三篇以上小說,散文這一行,起碼要在《人民文學》、《散文》、《隨筆》、《美文》發過五篇以上,寫詩的更不用說,沒在《詩刊》、《星星》發十首以上,沒得過一個詩賽的冠軍或一、二等獎,好意思加入作協嗎?
要以文學評論入作協,起碼要在頂刊《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發三篇以上吧?如果以量取勝,則張若虛、曹雪芹鐵定入不了作協。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