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抱團發展 深合區拓商機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印發一周年。一年來深合區圍繞交通、房屋、就業創業、引資引才等領域推出多項利好政策,各界亦有眾多願景,除為澳門提供更大發展空間,更寄望帶領澳門擺脫產業單一的困局。
總體方案描繪長遠藍圖,服務澳門經濟多元。惟本澳發展新興產業亦非坦途,遑論要適應和突破琴澳兩地的制度、環境差異,沒有前人經驗,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由於區內的短板,如交通不便、新興產業仍未成熟、人才未能聚集等因素,且操作細節未落實,社會各界多處於觀望,未敢貿然勇闖。此外,對部分企業、個人來說,希望參與深合區卻無從入手,既認識不透,亦擔心走出舒適圈。疫下通關不穩,亦令企業、個人對深合區卻步。
環顧內地後起的潛力城市,只有待該城市出現大企業落戶,個人才會“用腳投票”。可以預見,當看到“機遇”便可提高人們參與深合區的熱情,相較任何宣傳、鼓勵措施來得有效。
深合區銳意推動四大產業,其中高新科技、中醫藥兩大產業培育並非朝夕可成,還需要資金、時間等投入。但現代金融、文旅會展對澳門而言並非零基礎,特別是目前兩地金融業就深合區發展正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像數據互通平台、跨境理財產品等;會展業正積極探索“一展兩地”可行性。
深合區挑戰機遇並存,隨着政策不斷完善,特別當橫琴實施“分線管理”後,琴澳融合程度有望提高,多重壁壘亦有望突破。金融、文旅產業可多做對接,先推動兩大行業穩步發展創造更多機遇,特別文旅產業是澳門擅長行業,其對紓緩現時疫下營商惡化、就業困難等痛點有幫助。
對於中小企、青創者,參考深合區有本澳餐飲業共同抱團在內地試水溫,尋求加盟、預製菜等發展模式迎合內地大趨勢,積極發掘機遇。不同商界亦可仿效共同抱團,借助內地龐大市場、產業鏈成熟等優勢,創新商業模式,為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