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
給久居京城的舅公寄去一盒月餅,集齊雙黃蓮蓉、火腿五仁、陳皮豆沙、蛋黃紅蓮蓉四種傳統味道,老人家收到十分開心,回我微信:家鄉美食,中秋可嘆茶了。
月是故鄉明,不論走到哪,牽繫一生的仍是揮不散的思念。
祖籍珠海,生在廣州,羊城是我第二故鄉,對她的心心念念尤甚於珠海老家。
每年的中秋,總要買一盒豆沙月餅,配一碟紅芽芋頭,遙望天上月,憶想從前廣州老宅天台的一輪明月下,和爸媽賞月的愉悅,拿着彈弓搗鬼的歡樂。
按現在的流行語,老媽就是那種生活要有儀式感的典範,不論生活如何清貧,借助天台小花園,一年四季總有鮮花清供案頭。逢年過節,更缺不了傳統節慶食物,放在案頭又是一幅喜慶畫面。
尤其中秋節,紅芽芋頭、菱角、花生、沙田柚配月餅,放滿小桌,晚上移桌到天台,風清月正圓,一家人圍坐賞月,沒有錦衣美食,只是一桌細水長流的溫馨。
清貧年代,月餅是老老實實的五仁、豆沙一類傳統餡料,不似今天鮑魚榴槤全入餡。月餅包裝更是市井平民,店舖裏以大的玻璃瓶裝着,按個頭計算,可買一個也可買四五個,一律以紙包好再綑上麻繩,頂多外包一張紅紙增添喜氣,便算是包裝了。怎似今天,五花八門的裝潢,外面比裏面的豪華,應了廣府人的老話:“妹仔大過主人婆。”
最愛豆沙月餅,甜而不膩,頑童的願望是一口氣吃一個,撐死也要痛快。口咬着豆沙月餅,手拿着彈弓自天台專挑提着有蠟燭的燈籠射,非要鬧得雞飛狗跳才罷手。玩累了,就在放着食物的小桌旁席地而睡,天階夜色涼如水,夢裏,糾眾拿着彈弓朝圓圓的十五月亮起勁射……
從前的月亮好大好圓,從前的豆沙月餅好甜好甜。
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