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8月31日
第C08版:鏡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陶里其人

陶里其人

一九九五年九月,我剛到濠江中學任教。有一天,杜嵐校長在校長室找我談話,只聽見有人把校長室的門輕輕敲了一下,走進一位戴着金絲黑邊眼鏡,身材略為健碩,溫文儒雅的中年人。我連忙起身恭迎。杜校長擺擺手,站起來向我介紹,這位是總務主任危亦健先生,也是澳門知名詩人陶里。你們是同行,以後可以多點交流。我握着陶里先生的手,簡單交談幾句,並請他先向杜校長匯報工作,我迴避一下。陶里彬彬有禮地答道:就財務事項請杜校長簽署,臨走他又對我說:“在學校,工作、生活、學習有什麼困難,可來總務處找我,會盡力幫助解決。”簡樸而實在的話語,如一股暖流充滿我的心田,至今難以忘懷。

一九九六年九月,我擔任了文史科組萌芽文學社輔導老師,準備出版第一本學生優秀作文選,收集了學生對外徵文比賽獲獎作品,包括報刊雜誌發表的散文、讀後感、詩歌及課堂優秀習作等結集成書,我們想請陶里先生為作文選《萌芽》寫一篇“序言”。一九九七年春節前夕,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總務處,向陶里先生說明原委後,他微笑着對我說:“那我試試吧。”三月一日,他請我去總務處,拿出一疊手稿,十分謙虛地說:“看看可否用?”他給了我草稿和正式稿件,可見他閱讀學生作品的認真,撰寫序言的縝密,拜讀“序言”,我被陶里先生優美的文筆,扼要的概括,中肯的建議感動着。

“濠江中學的語文教學,有扎實的教師隊伍和優良的教學傳統。早期,以陶俊棠老師為首的語文教學效果,至今仍為到了中年的校友們由衷讚賞和敬佩。繼之而起的邱子維老師,化高深為通俗,轉枯澀為幽默,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稍後,有學識淵博的凌瓏老師和李觀鼎老師,又把語文教學引入新的、更有成效的境界。彭世強老師、楊海根老師、高榮良老師和郭裕中老師等承前啟後把語文教學向前推進一步,同時也大力推動了萌芽文學社向前發展。把《萌芽》文學小報辦好,一方面鼓勵學生投稿《萌芽報》,一方面也發動學生把作品投到本澳各大報紙副刊去發表。現在,將這些文字結集,就顯得琳琅滿目了。”

“最使我佩服的遠在八十年代初期,杜校長強調語文教學必須用普通話講課,純化教學用語。這一舉措提高了學生的聽和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普通話最接近規範化漢語,潛移默化地糾正了學生濫用粵語方言的寫作習慣,使學生能純正地運用漢語。”這是陶里對濠江中學半個世紀語文教學的充分肯定,對杜嵐校長推行普通話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充分肯定。

同時,陶里先生殷切地期望:“學生的習作,以一般的議論和敘述為主,能運用文學語言或手段來寫作的比較少。語文教學,基礎知識包括語言知識和文學知識,兩者是同行的,尤其是高中階段,文學性教學更為重要。青年學生大多活潑熱情,吸收感性知識比理性知識快,對於啟發性靈的文學,尤其容易爆出使人驚訝的火花,從此走上文學道路。”陶里先生上世紀六十年代在越南、柬埔寨、老撾任華文中學教師,十五歲開始創作詩歌和散文,這肺腑之言,既是對語文老師的期望,也盼望我們仍能培養一批寫文作詩的文學青年。今天再讀此文,更感受到他以自己從教經歷及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來勉勵濠江的師生。二十五年前的情景歷歷在目,潸然淚下。

陶里先生常說:工作時間,工作為主,談詩為次;工餘時間,談詩為主,工作為次。記得一九九九年,教育會初中粵語集誦,誦材選用了陶里先生的現代詩《五月的憂鬱》,當時,我很想請他到排練現場做指導,恰巧他路過排練場駐足看了一會兒,笑笑走了,我很納悶。比賽正式開始了,那天下着滂沱大雨,賽場外有些積水,陶里先生攜夫人來到賽場,其夫人不小心踩空摔倒在地,渾身濕透。只見他們簡單清理了一下就進入賽場找了空位坐下,十分專注地看完初中粵語集誦比賽。我們在一次賽後小結中,特意邀請陶里先生作點評。他說:各校集誦均有特點,差距不是很大,關鍵在於對《五月的憂鬱》誦材內容的理解,粵語集誦技巧的應用。這是一首現代詩,現代詩通常含有語言的無序性,意象的跳躍性,邏輯的無理性,時空的錯動性,自我的肯定性和含意的多元性等特點,或含有這些眾性之一二。全詩四節,以五月為景象,憂鬱為意象,穿插時空的錯位,意象的多元,引發讀者的想像,朗誦可見朗誦者對作品的理解。這需要老師的深入思考,合情指導。粵語朗誦與普通話朗誦的誦材選擇十分重要,組委會選這首詩為初中粵語集誦誦材恰到好處,如用普通話朗誦,效果未必好。陶里先生興致很高,分別用粵語、普通話、越南話和老撾語朗誦了這首詩,是一次很好的朗誦指導分享會。

接着,他又指出,自己作為《五月的憂鬱》的作者,又是學校行政人員,有義務去聆聽各隊的集誦,讓評委作出評判。事先不作指導點評是公正的,也能看到師生們認真排練而取得好成績,從內心感到坦然進而肅然起敬。這就是性情中的陶里,在細節中見他公正,也與他長期擔任總務主任,深受杜嵐校長信任的初衷。記得有一次,我和閆紅老師、錢克健老師在學校附近的新益晚餐,恰巧陶里夫婦也在用餐,他見到我們,熱情地打招呼,他們餐後輕輕招呼一下,很有風度地離開了。當我們用完餐付款時,收銀員告訴我們,危主任已為你們埋單了。第二天,我們向他致謝時,他微笑着說:一直想找機會招待一下。他的紳士風度,詩人氣質至今留在我們心坎裡。

二○○○年底,陶里先生見證了澳門回歸祖國的盛況,情緒的震撼時有餘波盪漾。他是一個久經憂患的人,居安思危,常向憂患處想。梁披雲先生的《登麻坡桃源俱樂部》詩中的“危闌高處獨凝眸”和“庾郎別有傷心在”兩句深深地打動他的心,詩集《危闌高處》付梓了,我成了此書出版前的第一位讀者,並作《代序:變形拗曲中的感悟》。

當年,我拜讀了陶里先生的《讓時間變為固體》,即有茅塞頓開之感,讀一首傳統詩,可在作者的喜怒哀樂中引發自身的情緒變化;而現代詩卻留有廣闊空間,使讀者的思路可以在想像、聯想中自由馳騁,在詩歌的象徵性中引起共鳴。陶里先生的現代詩文筆流暢,語言詼諧幽默,在調侃中給人以啟迪,不少詩作中西貫通,廣徵博引,厚積薄發,可見他精深的文學造詣和理論修養。

《小城紀事》和《澳門急診》具有較多歷史滄桑感,但卻都注意隨時吸收時代的新特質、新方法,使他的詩圓熟中有新意。《關閘的魚》關注現實人心、時代社會,把握了詩歌古典言志、抒情的內核,同時進行了大膽的意象經營,從而不失詩歌藝術中的“陌生化”效果和文化的厚重感。《盛大的孤獨》演繹了歷史是螺旋型的,回歸是歷史的必然;是對一個時代即將結束,另一個時代即將開始的渴望。《一個燒飯男人的菜場觀》惟妙惟肖地寫出主人公“腸胃下墜”飢餓難忍的窘態,又形象逼真地寫出菜場豐盛菜蔬而引發“血脈賁張”的食慾,具有現代詩意象的跳躍與邏輯的無理。

陶里先生早年僑居越南,學的是中華文化和法越文化,受徐志摩、戴望舒和李金髮的影響,後受波特萊爾的影響,八十年代後定居澳門。因此,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深植於心中,並未因阻隔而失落;同時,長期的異質文化薰陶,加上澳門外界文化的新氣象、新事物具有較大的寬容度和較開闊的視野,他的新詩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四月天以後》意境開闊,含義雋永,願他(徐志摩)能“在海枯處跟她重逢”。宋代黃庭堅讚蘇軾“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黑色驟雨現象學初階》和《褲襠裡的臉》都屬這方面的佳作。《網上》是一首反傳統特質的抒情詩,把真實形象的扭曲、變形,通過電腦、網絡寄託詩人的豐富情感,讓讀者從奇特的形象中引起思考,得到心靈的愉悅。《危闌高處》是該詩集開篇之作,也是詩人內心的表露,希望自己能橫眼冷觀、處事不驚、淡泊名利,因此,“沒有為我(自己)造個影子”。

陶里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後,視力大大衰退,仍筆耕不輟。二○○七年,他的新作《海客無幽夢》(舊體詩)出版了。他的舊體詩抒發的是友情、親情和山水之情,頗有深度。“彩燭平明輝客舍,征衣斑駁入新房”是抒發對從軍四弟新婚的喜悅之情。“渴飲盜泉君忍辱,寒棧惡木鳥啼悲”是對親友越戰創痛的傷懷之作。“拔地華樓蔽日高,耀金鏡海斂波濤”是對澳氹天塹變通途的讚美之意。“樑摧殿毀祝融夷,聖跡流芳自古奇”是對三巴牌坊的歷史寫照。“桂山倚劍大江東,矗立青巔氣如虹”抒發對愛國詩人文天祥的崇敬之情。“方冠三戴領銜還,袍展儒林豈等閒”,抒發對兒子取得博士學位的喜悅。細讀陶里的古詩詞佳句,彷彿與他一起享受美好的人生。

我與陶里先生相識短短數年,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平易近人,敦厚待人;處事不驚,順情而解;堅持原則,公私分明。陶里先生植根澳門文學,涉獵文體甚廣,為推動澳門文學發展作出傑出貢獻。謹以此文懷念陶里先生。

高榮良

2022-08-31 高榮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2422.html 1 陶里其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