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的故事
七月十日的分離使我憂心忡忡。由於新冠疫情的關係,政府頒佈了傳染病防治法,由七月十一日零時至七月十八日零時實行相對靜止管理,居民必須留在家中,非必要不能外出。聽到這個消息時我身處“海角遊魂”的小樹林,事情來得突然,有點不知所措。當時攝影機正對着一個鳥巢,裏面有幾隻雛鳥,嗷嗷待哺。這一個星期以來,我記錄了牠們的成長,但馬上要分開了,真有點依依不捨。一個星期後再見吧!我內心在嘆息:到時還能見到牠們嗎?忽然很多問題湧上心頭,不能解決,惟有趁着日落餘暉,多拍幾張聊以自慰。“海角遊魂”是一個可以讓人放慢腳步的地方,它的樹色變化多姿多彩;但當你停下來就會被蚊叮蟲咬,證明這裏是雀鳥天堂。七月初我發現了相思雀的鳥巢,它掛在樹丫上,離地大約六呎,只要舉機稍稍向上就可以清楚地拍到整個鳥巢。當雛鳥在巢中冒出頭來,張開嘴巴,像三個小肉團不停顫抖,成鳥及時出現,用食物餵飼牠們。這個溫馨畫面使我眼前一亮、腦海中靈光一閃:原來每天在小花園團團轉,拍攝到的畫面,大部分都跟鳥巢有關聯,園中的花草樹木、野果嫩葉、昆蟲飛鳥,都圍繞着一個中心發展。“鳥巢的故事”油然而生,很有趣味性。
七月一日、二日一連兩天颱風“暹芭”吹襲本澳,七月三日清晨我走進小花園,地上鋪滿落葉和枯枝,走路要格外小心。偶然抬頭見到鳥巢,在陽光下十分顯眼。出於好奇上前細看,發現鳥巢合成的材料竟然是旁邊棕櫚樹的纖維和隨處可見保護樹木的棉布纖維。三個月前我見到相思雀在啄棉布,牠用力拉扯,一團棉絮纏繞在嘴邊,樣子很趣怪。問題是小小相思雀究竟用甚麼方法將植物纖維和人造纖維編織成鳥巢的呢?唯一的解釋是愛的力量。鳥巢是相思雀一家的“愛巢”,又是牠們的安樂窩。鳥巢不大,除了雛鳥外僅可容納一隻成鳥,所以雀爸爸雀媽媽分工合作,一個出外覓食,另一個留守鳥巢,牠們輪流交替照顧雛鳥,十分有默契。有時很想為牠們一家齊齊整整拍張“全家福”,但原來並不容易。這個遺憾希望日後能夠補救。守在鳥巢邊一個星期,記錄了整個餵哺過程,雀爸爸雀媽媽既辛苦又雀躍的狀態使我深深感動。
環顧鳥巢周圍存在不少隱患:天空中盤旋的老鷹、清晨出動的蝙蝠和松鼠、樹下的野貓都在虎視眈眈,準備隨時施襲。成鳥不辭勞苦,不停外出找尋食物餵哺雛鳥,是為了讓幼鳥快點成長,可以離巢自立遠走高飛,實在用心良苦。
執筆之時是七月十七日深夜,本來打算幾小時後走出家門去探望相思雀一家,但本澳十六日發出行政長官批示:延長暫停必須工商業活動至七月二十二日。身不由己,惟有繼續留在家中,默默地祝願雛鳥振翅高飛,一路平安!關於鳥巢故事的報道須暫且擱下,很是遺憾。
圖/文:譚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