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8月18日
第B16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那夜 偉人再次蒞臨濠江

那夜 偉人再次蒞臨濠江

——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澳門演出追記

一代偉人孫中山與澳門有着十分密切的淵源關係。

一八七八年,十三歲的孫中山先生隨母親經澳門往香港,漂洋過海赴檀香山。澳門成為他從家鄉走向世界的跳板。一八九○年,正在香港學醫的孫中山,給香山縣的退職官員鄭藻如寫信,談及效法西方進行改革、禁絕鴉片、普及教育等三項建議。這篇《致鄭藻如書》,是目前所知的孫中山的最早的政論文章,發表在一八九二年的澳門報紙上。

一八九二年,孫中山從香港西醫學院畢業後,應澳門鏡湖醫院之邀到澳門行醫,成為澳門首位華人西醫。在這裏,他不僅開設醫館治病救人,還因為對社會加深了了解,深感“醫術救人,所濟有限”,“若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決定拋棄其醫人生涯,而從事醫國事業。”……

二○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晚,偉人孫中山又再一次回到了澳門——由中山市原創的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公演。這一次,孫中山以音樂形象的身份回到了澳門,與澳門同胞一起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

這是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第一次來到澳門演出。《孫中山》創作於二○一一年,是廣東省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重點文化項目,由本人牽頭主創並兼任總編導、總撰稿,廣東知名作曲家劉長安、杜鳴等作曲。作品以大型交響樂,結合獨唱、合唱、四重唱、詩朗誦等形式,以十首主題歌串聯起孫中山為民族復興和國家昌盛而思索、戰鬥不息的人生經歷,成功塑造了孫中山的音樂形象。

在澳門的演出,居民反響特別熱烈,開演前一小時,已經有大量的觀衆在排隊等待入場。

“孫中山先生跟澳門有着深厚的淵源,他少年就從澳門出海前往檀香山學習,後在澳門鏡湖醫院行醫,至今澳門仍保留着鏡湖醫院、革命據點‘中西醫藥局’舊址和孫中山紀念館等”。支持演出的澳門基金會負責人表示:“二○一九年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孫中山》在這樣的節點‘回到’澳門,有着特殊意義,更多了一份鄉情、親情,澳門居民與中山人民一樣,滿懷對孫中山的崇敬,感懷孫中山文化對近現代中國歷史的影響。”

此次澳門演出前後籌備近一年時間。澳門中聯辦對此項目非常重視,專門列入慶祝澳門回歸的重點項目,並向國家文化部申報。國家文化部同意作為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二○一九年度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重點項目”之一,適時在澳門演出。

《孫中山》澳門演出的演藝隊伍陣容龐大、陣形獨特,台前幕後匯聚了內地和澳門二百多人的表演團隊,體現出澳門與中山地理相連、文化同根、澳門與祖國心連心的民族情感。此次由澳門青年交響樂團擔綱,青年指揮家林屴汧指揮,中山市合唱團和中山市教師合唱團加盟,女高音崔崢嶸、女中音鄭素芬、男高音劉乃奇、男中音夏先海等歌唱家領唱,朗誦家馮飛、羅苑薇助陣。

“龐大的陣容也襯得起這個大型交響組歌作品,當中有合唱、獨唱、朗誦,形式非常豐富。”青年指揮家林屴汧說,在他過往的指揮經歷中,演繹西方樂曲比較多,而這次是一部真正和中國歷史、偉大人物有密切關係的組曲,極具挑戰性。

“孫中山和港澳的淵源很深,是近百年來中國最重要歷史人物,有機會演繹這部作品,血濃於水的感覺十分強烈,對於澳門青年也有極大的教育意義。”林屴汧說道。

籌備過程中,林屴汧多次往返中山,與主創團隊磨合、溝通,並運用生動的語言、動作和講述有趣的小故事,讓孩子們更好明白作品背後孫中山的故事。參加演出的澳門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合唱團高一學生蔣恩彤表示:“初三時就學習了孫中山的事跡,這次通過參與這部作品的演出,了解到更多孫中山為國家所作的貢獻,所受的教育特別深。”

演出前後張羅幫忙的中山市政協常委、澳門羅梁體育會會長馮小龍表示,更多年輕人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入到這個演出,既是澳門人對孫中山的紀念,也有着薪火相傳的意味。美國僑領、拉斯維加斯中山同鄉會會長鄭如藻已經是第二次看《孫中山》演出:“很震撼,可以辦這麼大規模的演出,也非常難得,這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的很好機會,可以很好地傳播孫中山的博愛精神。”

孫中山文化圈遍佈全世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作品主創之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崔崢嶸一直參與《孫中山》海內外的巡演,體會特深刻,她表示,希望通過《孫中山》在粵港澳的巡演,促進大灣區文化交流,讓更多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接下來希望能夠沿着孫中山的足跡,擴展到一帶一路。其他的文化、文藝形式也可以參照這種方式,循着孫中山文化圈,沿着孫中山先生走過的足跡,走向一帶一路、走向全世界。”

丘樹宏

2022-08-18 丘樹宏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09988.html 1 那夜 偉人再次蒞臨濠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