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語)壓縮“走水”減播疫風險
防疫“穩定期”結束,本澳今日回到常態化防疫。但臨門一腳又有變數,一名外僱麵包師傅昨在珠海確診,他在澳住宿及返工地點即被封控,於氹仔的工作地點一帶約廿四萬人需在八小時內完成一次核檢;同時其曾活動的關閘一帶列重點區域今日強檢。
從當局公佈該名確診者軌跡、對涉及人員的生活、工作及曾到過地點展開封控、劃定重點檢測區域等,不足半天內完成,說明本澳常態化防疫的軟、硬件具備條件,亦是本澳過去兩年半不斷累積抗疫經驗的成果。
今波疫情爆發,本澳由高峰期至前所未有實施“相對靜止”抗疫,到步入“鞏固期”,好不容易進入“穩定期”,今日回到常態化防疫階段。經過五十天的奮戰,不少人抗疫疲勞,日前珠澳寬關,外僱歸家心切,居民希望離澳“唞唞氣”,人之常情。但比任何領域都要快速復常的,相信是“走水”,上周三寬關首晚,關閘一帶的水貨供應點已門庭若市,各類貨品明碼實價甚至列明可賺取的“帶工”,加上數以萬計的勞工留澳一個多月,可以攜帶的免稅品比平時都多,“走水”問題即現。
今次珠海確診的外僱,證實在上周兩日內四次到過關閘某商場購物後過關,當局昨傍晚即圍封該商場,相關人員被列為共軌管控。這應是從防控疫情角度圍封,但對於區內疑似水貨集散地來說,應有震懾作用。
水客問題成防疫缺口,早有案例。近期粵澳海關決心整頓走水貨問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透過不同手段增加從事水客活動的“成本”。日前在關閘及青茂兩個口岸實施每日限次出入境,至昨日再收緊對澳門入境珠海所有人員採取“逢入必檢”,在口岸廣場設崗就地強檢;晚上公佈,明起所有珠澳口岸限每日往返一次,希望起到限制過關人流和加強防疫的效果。在周邊疫情未穩、珠澳剛恢復免隔離通關,經濟復甦稍有條件之際,防控措施不得已加辣,務求壓縮“走水”空間,相關人士勿以一己私利,令兩地社會付出沉重代價。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