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天空》夠貼地
“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不僅適用於人,同樣適用於電影。《一樣的天空》由四個單元故事組成,由朱鑑然的角色串連起由一九九七年至二○二二年間、四個年輕人的成長故事。朱鑑然的角色其實可有可無,起不到紐帶作用,更遑論起承轉合;然而最大的問題是戲名的空白性或虛無,帶不出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再加上被標榜為“慶祝香港回歸廿五周年的劇情片”,令不少人未睇先抗拒。
某程度而言,四個單元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包容!四個單元:《九十度角的世界》、《乘風破浪》、《梨園荊夢》及《獅子樁下》,分別帶出了傷健共融、跨代共融、中西文化共融以及種族多元共融。
當然,某程度而言,這四個單元故事就似港台劇集《獅子山下》也無不可,但水平一定更高。最難得的是戲裡完全沒有提及政治光譜或經濟騰飛帶來的影響,反而是描述許多小人物的寫實故事。當中尤以《乘風破浪》最為出色,張兆輝與胡鴻鈞的父子情最叫人印象深刻。張兆輝與胡鴻鈞演繹的父子矛盾,應該常見於每一個家庭,在經歷過說不出口的愛甚至誤解後,最終冰釋前嫌。不得不要讚的是張兆輝演繹的漁民角色,他亦為此苦練漁民常見的蜑家口音,令角色更為生動及立體。由此更可以明白張兆輝是如何敬業,哪怕只是一個單元中的角色,仍然付出旁人難以想像的心血。
《九十度角的世界》幾乎是純看周祉君的個人表演,但朱栢謙的演出亦不差,總算是帶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主旨。至於米雪與林德信的《梨園荊夢》有點令人意外,電子音樂下的粵曲《昭君出塞》絕對有驚喜。反而《獅子樁下》的故事中段不太銜接,甚至結局亦是預期之中,但卻沒有影響故事的熱血。
總括而言,四個單元雖是出自新手導演,亦沒有太多的高超拍攝手法,但仍然是值得支持的香港本土電影。
娛 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