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來了
一周前交稿時生活仍如常,然而,周六深夜一條疫情爆發的訊息,立即破壞了一切安排。按個開關,全澳又進入抗疫模式。就像古代邊民遇外族入侵時習以為常地或躲藏或作戰,又像汪曾祺筆下抗日戰爭時的“跑警報”一樣,在疫情下生活超過兩年,澳門人已習慣了這種“又來了”的狀態。
“又來了”不是“狼來了”,廣大居民依舊得自覺遵守政府的防疫措施。此番,除了恆常“被隊”(核酸檢測),更新增“自隊”節目(抗原檢測),而且相信要進行多次,直至社會面清零才會被叫停。病毒是不講道理的,靠精神力量戰勝不了,甚麼“加油”和“天祐澳門”等等只能安慰自己,戰勝疫情還得靠科學。
科學、宗教和藝術是同源的,在科學正與病毒拉鋸的時候,藝術卻似乎不想面對疫情。以影視作品為例,除一些擺明車馬的作品如《中國醫生》等,我看這兩三年間的電影或電視劇有提到疫情的甚少,哪怕描寫當下生活的,也不會將疫情作為重要元素。新推出的影視作品有一些是疫情前拍下的,但我認為,不想提起或不願面對疫情,才是主要原因。畢竟,疫情不正常,不應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當然有例外,例如日劇《月薪嬌妻》特別篇,就以疫情貫穿全劇。)
這也難怪,與疫情連結的都是令人厭惡的回憶:生活艱難,失去工作,生離死別,隔離檢驗,出行受阻……數之不盡的負面元素,講求票房和收視的電影和劇集又怎會在傷口上撒鹽去描寫這些令人不快的事情?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沒有阻隔地生活,不須戴口罩,不用擔心隨時中招,不必害怕行程曝光成為別人的談資……其實,我們成人倒還算了,年輕人這幾年是多麼不幸,正常的成長、學習、社交和增廣見聞的機會,都一而再地被打斷、被消失、被埋葬。青春不再來,疫情對人們心靈的傷害,難以挽回。
太 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