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善”?
什麼是“善”?這是每個人都會想到的問題。有些人覺得,樂於助人,默默付出、不求回報者為善。也有人覺得,維護眾生的利益,造福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的都是善。對以前的我來說,“善”屬於前者,以助人為樂,這樣就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然而從一件小事讓我對“善”的觀點產生轉變。小學五年級期間,上自然科學課的時候,因當時我們的小組要做一個小實驗。而實驗材料中缺少了一個量筒(杯),作為“好人”的我便自告奮勇地讓家人去買,面對同學感激的神情,我驕傲地抬起了頭,天真地承諾明天會帶量筒回來。
回到家後,騙家人說老師要我帶量筒回學校。沒想到,因為我沒有向家人具體描述量筒的形狀,令他們誤會及買了“量桶”。當我看到眼前的量桶時,我第一次發現及醒悟,幫助別人的時候超出自己的能力,只會把別人的壓力轉移到自己身上。以前,我不擅長與人溝通,只能裝作“好人”去幫助別人。卻忽略了自身的能力到底可不可以幫忙人家,反而只可能會越幫越忙。
後來,我什麼都沒帶就回到學校。我很對不起那位同學,畢竟我沒有實現承諾。幸好他也以防萬一我沒帶回來,自己買了新量筒回來。但這件事對我還是一個教訓,終於明白“善”不一定是幫助別人。
女作家饒雪漫寫的書裡有一句話:你不是天使,你沒有翅膀。在生活中,很多天真的人為了贏得別人的青睞,試圖用“幫忙”的形式去給人留下好印象。但是他們往往沒有認真的想一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最後弄巧成拙,不但沒有留下好印象,還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為了那幻想中的“天使的翅膀”,不懂得適當拒絕,最後自己被從別人身上自找的“天使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所以,不要為那“天使的翅膀”而去盲目幫忙別人。幫助別人雖然是好事,但幫人之前必須三思而後行。這樣,既能表示自己的熱情,又可以幫到人。不但不會被“天使的壓力”壓垮自己,還會真正發揮“善”的作用。
陳姿櫻 培正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