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5月23日
第C07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教育就是要行多一步

教育就是要行多一步

上一期,筆者以賣旗籌款活動為例,說明看似簡單的活動,實質藴含深厚的社會價値和教育意義,只有讓學生(無論是直接參與或間接參與)“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鼓勵他們踐行公義,不至流於形式主義。因此,呼籲教育工作者在為學生組織或統籌活動方面,需要深化和豐富其教育意涵,也就是上一期的文題“教育就要多想一步”。這一期,在多想一步的基礎之上,讓我們行多一步!

怎樣才算是行多一步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多做一點。在這裡,分享近期的一件窩心小事。上周暴雨連天,儘管已備雨具,但是也難逃濕身的命運。於周六外出買菜的筆者,回程時一手拿着沉甸甸的水果和食物,另一手拿着雨傘,甚是狼狽。相信讀者們也會有經驗,但凡是下雨天,澳門路面堵車和候車時間長都是必然的。但礙於體力和天氣的關係,筆者只好選擇乘坐巴士了。巴士到站,候車的乘客一窩蜂地湧上巴士,拿着重物的筆者只好等其他人擠上巴士後才上車。怎知剛上車後,站在筆者前面的一位乘客回頭跟筆者說:“前面有人向你揮手……”筆者遂看向前方,有一青年男士朝筆者這邊揮手,並說:“這邊有位,你過來坐。”隨即站起來讓出他的座位。筆者當時推辭,但也實在不好堅持,連番道謝,爾後也欣然接受了。隔了一段時間,後座的小孩也起身給另外一位乘客讓座。讓座後,小孩走到剛讓座給筆者的男士身旁,與其聊起天來,原來男士是小孩的爸爸。孩子看見爸爸讓座的行為,因而模仿着爸爸的善行,讓出自己的座位給有需要的人。這種身教,不就是行多一步的體現嗎?

當然,筆者也見過一些很另類的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教育的成功和進步,大家對於人權,特別是孩子的權利都十分重視。這原來是好的,但是如果過分解讀,甚至扭曲了原本的意思,可能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以下的一則故事也是發生在巴士上的。當時巴士上很擁擠,筆者正站在扶手的位置。巴士停站後,又擠入了幾位乘客,當中有兩個年約五、六歲的小孩。

上車後,兩個小孩馬上擠到愛心座的位置,對着正坐在愛心座上的乘客說:“這是孩子們的座位。”言下之意,是叫座位上的人讓座給他們。見愛心座上的乘客沒有任何回應,孩子們轉頭向身後的成年人傳送了一個“求救”的眼神,一位年輕的母親趨前,絮絮不休地跟孩子說:“這些座位是給老人和孩子的……”大有指桑罵槐的意思。其間,一位坐在愛心座的乘客到站下車,孩子急不及待地跳上座位,然後母親又在其他坐在愛心座上的乘客面前,發表她對兒童權利的看法:“孩子,這個愛心座位是給孩子和老人的。這是你們的權利,他們應該要讓給你們的……”這位母親的言論,令當時愛心座的乘客也為之側目,大家也都對望了一下。

於筆者而言,這種脅迫式的爭取自身權利的行為,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違反了人權的基本精神。愛心座位是留給有需要的人的,而有需要的人有時也不能通過外觀判斷,對不?如果那位母親能同時思考權利和愛心,並以此教育孩子,即是讓孩子學會雖有這個權利,但是願意將這個權利讓給更有需要的人行使,這樣的一步可能讓孩子獲益更多呢!

黃素君

2022-05-23 黃素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94542.html 1 教育就是要行多一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