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阻芬瑞加入北約
俄烏衝突挑起國際敏感神經,芬蘭和瑞典十八日正式向北約提交加入申請,多數國家表態支持,希望加速批准過程,但途中殺出個土耳其,認為芬蘭和瑞典庇護恐怖組織和反政府分子,出手阻擋了投票,讓兩國快速加入北約的流程出現變數。
其實早在五月十三日,芬蘭與瑞典尚未正式表態前,土耳其便公開反對兩國加入北約,並於十六日提出兩大關鍵要求:芬蘭與瑞典應停止對庫爾德工人黨的支持,且美國需解除對土耳其實施的武器出口禁令。針對“芬蘭與瑞典支持庫爾德工人黨”的指控,土耳其亦加以說明:第一,芬蘭與瑞典分別庇護有六名及十一名庫爾德工人黨成員,“(他們)可能與現居美國、策劃二○一六年政變的居倫有聯繫”;第二,二○一九年庫爾德工人黨支持者曾在瑞典一家購物中心內,舉行支持居倫的集會,但瑞典警方並未阻止。
五月十八日,芬蘭和瑞典提出正式申請“入約”後,土耳其再次重申己方要求,並表示“不必派代表團來說服土耳其”。北約增加新成員,需要成員國一致同意,故土耳其如此“一夫當關”,確實引發了美國與芬蘭、瑞典的多重驚詫。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便表示,華盛頓正在“努力釐清土耳其的立場”。
平情而論,要求引渡海外庫爾德工人黨、居倫組織成員,雖是土耳其持續的對外主張,卻近年鮮少成為外交議題,且居倫本人長期流亡美國、受到政治庇護,兩相對照下,芬蘭與瑞典庇護的十餘名庫爾德工人黨成員,其重要性可謂微不足道。
土耳其會在此議題上發難,其真正目的仍是打亂美國佈局,迫使後者答應土耳其的一系列要求,從解除對土耳其的武器出口禁令、增加經貿投資,到恢復因土耳其購買俄羅斯導彈防禦系統,而被終止的F35戰機訂單。從現實角度來看,芬蘭、瑞典與美國恐怕無法全盤答應,但即使只有部分讓步,對土耳其來說都是額外的戰略收益。
隨着近年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戰略重心逐漸從中東抽離,與土耳其的共同利益不斷縮減,也導致土耳其兼顧北約目標的空間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的政策自主性逐漸增強,決心不再對歐盟和北約過度遷就和盲目退讓,強調要在維護本國利益基礎上,以獨立自主的外交思維和指導思想處置對外事務,因此在面對西方國家的打壓和制裁時,展現出更為強硬的姿態,甚至在某些國際熱點和敏感問題上屢屢和北約“唱反調”,以體現“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實現本國的價值主張。
由於北約的運作原則是依靠協商一致,每一項重大決定都體現了所有成員國的決心意志,只要任何一個成員國的反對,都可能阻礙關鍵政策的推行,因此土耳其的做法將會極大影響未來北約的“北擴”計劃,也使北約內部的合作愈發困難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