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經援 革新經營策略
疫下居民消費信心不足,普遍等待下月推出的“電消優惠計劃”,一些非必要開支可省則省。疫下消費態度審慎,影響企業投資信心。不僅中小企拖慢擴充計劃的進度,連大企業也要暫緩發展。控制成本方法層出不窮,如近年合租舖位的情況越來越多,以分攤租金壓力。
對於有租金壓力的中小企而言,最佳解決方案,莫過於業主減租。去年底政府推出中小企疫情支援措施,帶頭豁免三個月政府物業租金及回報金,並推出鼓勵業主減租的稅務措施。雖然減稅金額不及租金回報高,但政府牽頭的號召力,讓很多業主以行動響應減租,助中小企減輕成本壓力。
可惜疫情曠日持久,經濟環境每下愈況,各界對前景的憂慮加劇,加上疫情支援措施過後,政府物業租金變回原價,巿場跟隨,高昂租金又再成中小企催命符。部分中小企再三思量,決定退場,留待前景明朗後東山再起。因而最近棄租個案再現,不排除數量會越來越多。可見經援措施治標不治本,倘未能在期間扭轉經營頹勢,最多只是減慢中小企退場節奏。
針對疫下經濟,政府推出多次經援措施救巿,不乏針對中小企的專項措施,減租減稅、補貼水電費和津助的政策應有盡有。對於政府的支援,社會聲音兩極,表示認同的認為可緩解企業燃眉之急;不認同的,則認為政府好心做壞事,變相鼓勵瀕危邊緣中小企“吊鹽水”續命,延長企業的痛苦期。
然而,政府推出經援措施的初衷,是希望穩住經濟基本盤,減少結業、裁員潮出現。奈何疫情的不確定因素大,誰都沒有想過會持續兩年多,政策成效難免與現實有落差,但救得一間得一間,相信也是社會所期待。
有經營難題的中小企,除了要善用經援,提升資金周轉靈活度,以解燃眉之急,更需評估及革新經營策略。倘產品或服務已與消費者需求脫節,即使經援措施再完美,也難修補經營上的千瘡百孔,最終還是會被市場淘汰。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