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話的《小萌芽》
——濠江中學小學部獲獎作文選序
值此濠江中學建校九十周年之際,小學部學生獲獎作文選集《小萌芽》出版了。讀後令人深深感動並久久尋味之處,即在其流溢於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感。以孺子之誠慶祝母校生日,堪稱“最好的禮物”。
“說真話”是本書的一大特色。純真,構成了“小萌芽”的強勁支點,它與孩子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關聯,通過無忌的童言交織成全書的網絡。小作者的筆下,思緒是那樣自由活潑,情感是那樣真率懇切,想像是那樣無拘無束,世界是那樣多姿多彩。他們以差異性的童心觀照,展現出一片開闊的視野。從歪歪斜斜到橫平豎直的漢字書寫,從內容簡單的句式到充滿慧色的篇章,我們在童真閃耀裡,確乎看到了孩提心智拔節向上的美妙態勢。
這讓我想起明代著名學者李贄說過的話:“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說》)童心之極可寶貴,全在一個“真”字上。所謂“絕假純真”,本為個體生命原初的景況,人由此產生對身外世界的無限嚮往,並潛隱地形成對愛和美的追求。這種純真,就其本質而言,乃是人類生存意義的自然呈現。懷着真情摯意,用“真話”扣問宇宙人生,尋找答案並發現真諦,這是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也是一種人活於世永遠不該泯滅的天性。唯其如此,童心理應成為兒童書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小萌芽》作為一本“說真話”的結集,它啟示我們:作文教學要關注童心、愛護童心,充分認識“真實”的價值。現在怕作文、煩作文甚至恨作文的孩子不少,究其原因,恐怕與學校老師對真實價值的忽視或漠視有很大關係。一些老師常在有意無意間“以童心為不可”,用成年人的臆想拘囿童真童趣,更以多種脫離兒童生活實際和心理實際的具體案例和書寫模式加以“引導”,鼓勵說違心的話,寫虛假的事,抒空泛的情,將孩子們作文帶入編虛造偽的途徑。其結果,敗壞了他們探索真理的興趣,消解了他們深入思考的意志,熄滅了他們聰慧閃耀的靈感,扼殺了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因為這一切都不需要。既然胡編亂造即可成篇,又何必費那麽多氣力?然而明知是假話、大話、空話、套話、廢話,只是為了“交功課”而硬說出來、寫下來,寫作主體的獨立性、自主性消弭殆盡,其獲得感、愉悅感也就蕩然無存。如此作文,豈能不令人又怕、又煩、又恨!
事實證明,作文絕非選詞造句結篇那麽簡單。教了大半輩子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文好比做人。學習作文就是學習做人,做真誠的人。真誠是寫作的境界,也是寫作的動力。記得一位老前輩曾對我說:“世間名篇佳構,無不質性自然,而非矯礪所得耳。”質性就是品格秉性,自然,就是不勉強、不做作,自由而真率。這是傳情達意的前提,更是人格建構的基石。人在真誠書寫中完善着真誠的人生,此於兒童而言,尤具重要意義。做作矯飾久了,極易言不由衷;曲意逢迎慣了,終成圓滑之輩;弄虛作假多了,勢必導致人性的扭曲和人格的墮落。孩童的語言訓練,首先養育着的就是他們的秉性。對此,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始終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自覺。
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在《小萌芽》的閱讀中確乎看到了這種清醒和自覺。同學們在語文課上受到的“說真話”的訓練,讓作文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思考和自主寫作,從而展現出一種自由表達的靈性飛揚的空間。而辛勤園丁們的精神投影,就在那新芽出土的歡愉和新蕾綻放的喧鬧間爍爍閃耀。於是一種愛和美的溫馨與孩子們的天真無邪,在我的思緒裡疊合在一起了。
是為序。
二○二二年五月十二日
李觀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