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
走下巴士,我拍了拍身上的風衣,抬起頭,打量着這陌生而又熟悉的小城,微鹹的海風拂過我的身旁,腳下的石板路也拼砌出小城昔日的模樣。
走慣了平日鮮亮寬闊的大街,這古舊而又繽紛多彩的小巷倒讓我感到新奇。巷中經營了幾十年的雜貨店和新開的咖啡店、從巷尾傳來的嬉笑聲和收音機中的說書聲、古老深沉的建築和色彩鮮亮的塗鴉……極端的古老與新生和諧地融合到這座小城中,卻不顯得怪異,反而帶來了獨特的反差。
繞過幾個轉角,最後來到一間小店前。古舊的建築被刷上白漆,屋頂和牌匾卻保留了原來的模樣,拉開趟門,橙黃的燈光映照着木質陳列櫃,其上放着禦守、陶章等貨品。我走到收銀檯前,點了杯碳酸飲料,待製作的時間,打量着右邊的一面“雜誌牆”——整面牆,佈滿着同一出版社在不同月份所出版的雜誌。從二〇一二年四月到如今,一百一十六本雜誌,記錄了生活中的不同故事,介紹了不同地方的風貌。我拿起剛製作好的飲料,喝了一口,又取下“雜誌牆”兩本雜誌,走回收銀檯,碳酸飲料的氣泡和檸檬的清新在口中迸發。嚥下去後,還有幾絲鳳梨蜜的甜環繞在口中。外頭開始下起了雨,我結過帳,將那兩本雜誌放到手提袋裡。拉開趟門,撐起傘走出了幾步,又回過頭看,小店的燈光重新賦予了本被歲月所奪走的温度,即使在冰冷雨水的沖刷下,仍釋放出其具有的暖意。白牆上的牌子上寫上了這家店的名字——“小日子”,質樸而又平凡,簡單而又温暖。或許就是這種理念,才會支撐起“小日子”從一開始鮮少人知,到現在在台灣盛名遠播,仍從未變質。無論在明艷的晴天,或是暗沉的雨天,也無法改變它那簡樸的温暖。
澳門不也是這樣嗎?博彩業的金壁輝煌,賭場晝夜不歇的燈光照耀着澳門,但那人來人往的新馬路、比肩接踵的議事亭前地仍然保留着那古老的石板路和噴水池。那“不夜城”的名號並沒有侵蝕澳門的“小日子”,古舊的建築上萌芽出新生,在泥水中轟烈地盛放。蓮花無改其潔白柔軟,而澳門,亦依舊温暖。
梁愷淇 澳大附校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