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之物皆利於孤行
海洋文化博大精深,造訪澳門海事博物館的水族館便可略知一二。有“蠔鏡”美名的澳門除了靠海吃海,文化上少不免有海洋的縮影。舊城區可見古舊的蠔牆、蠔殼窗;賭魚蝦蟹,亦是不少北區小孩的童年遊戲之一。
有時候覺得人浮躁了、生無可戀,徑直往菜市場的海鮮區一趟,感受水花四濺、活蹦亂跳之生猛衝擊,用腥氣、市井氣辟一辟嬌氣,感受海洋的粲然大備。
一如《山海經》,認識一個物種除了知其特徵,最重要還是怎樣吃及其食療功效;海鮮文化是口耳相傳,更是實戰的經驗累積。雲裡霧裡的食評都是鏡花水月,唯獨自己舌尖上的滋味真心不騙。
明末清初、從南京遷居杭州的戲劇家李漁,在吃蟹這件事上和袁枚看法相近,認為吃蟹就要吃原汁原味,反對“和以他味”。李漁認為食材夠好,就不用亂七雜八的其他醬汁——“從來至美之物,皆利於孤行。”李漁豈只道出美食的奧義,還悟出了人生至理。
袁枚說蟹宜獨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這法已成吃蟹天條。廈門煎蟹、潮州凍蟹表示不服,誰說無腸公子經不起變化萬千?
嗜蟹如命的李漁,未入秋已努力攢銀子,把買蟹錢稱為“買命錢”。貴的海鮮不一定好,好的海鮮卻大多不便宜,三六九等,身價清晰,階級分明。澳門許多年輕人不懂裝懂,只認東洋的松葉蟹、鱈場蟹、牡丹蝦,把消費力當品鑑力,以為貴等於好;甚至把進口的急凍法國銀鱈魚、日本油甘魚、加拿大多春魚的腥味當成極上美味,懵然不知新鮮貨的雲泥之別。
蟹黃亦未必勝過蟹肉。本地偶爾也有茶餐廳做蟹黃撈麵,視覺上霸氣十足,吃到嘴裡胃裡,卻只有驅之不去的雪藏味,有如午夜夢魘。如今還有進口的冰鮮甲羅燒,用味噌釀蟹膏配少許蟹肉,亦是過猶不及的劣食。(海之味 · 六)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