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泥人張”彩塑論集首發
【本報消息】由文化公所出版、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津“泥人張”彩塑藝術第五代傳人張澤珣編著的《閱讀“泥人張”藝術對中國文化的啟悟》昨在“二○二二春季書香文化節”首發。論集是對“泥人張”藝術研究的匯集,以期建立“泥人張”藝術研究書目,並介紹其研究方法,提出新的問題,為“泥人張”彩塑藝術注入新的活力。
新書發佈會暨故宮博物院藏“泥人張”作品初鑒分享會昨日下午二時半假塔石體育館舉行,行政會委員陳家良、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志玲、澳門筆會執行副會長湯梅笑、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理事長王國強、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文化公所總經理趙香玲,以及作者張澤珣主禮。
張澤珣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澳門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研究會會長。
張澤珣介紹,“泥人張”彩塑產生於清道光年間,創始人張明山,至今有近二百年歷史,二○○六年收錄於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泥人張”作品內容題材和塑繪形式體現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意趣,人物的形象、動態、衣紋等表現手法代表了民族化的典型形象。
張澤珣分享考察故宮博物院藏“泥人張”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角度。她稱,二○一一年,故宮博物院編的藏品大系刊出十八件“泥人張”作品,她提出應用比較藝術的方法,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考察作者生活的社會背景,也許能更接近地解讀這些藏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