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5月10日
第D07版:學生報
澳門虛擬圖書館

學習變老學習死亡

(網絡圖片)

學習變老學習死亡

變老和死亡,是人生無法避免的階段,尤其是在疫情延綿不絕的當下,這些課題也開始變得更加切身、更加不可或缺——人類的世界因新冠疫情而變得咫尺天涯,即便對孩子們來說,“死亡”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話題:三年來,不斷聽聞或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離世的消息,其中有些屬於無可避免,但也有一些故事,相信若非生活於這個因疫情而割裂的世界,或許會有不同的結局。

新冠病毒對長者威脅性尤其大,也因此令我們更加關注年老者們生活的世界:疫情將世界搞得天翻地覆,長者們對各種複雜科技手段的難以適應、對於社情消息的接受和理解、與家人的感情關係和聯繫……毫無疑問,長者處於相對需要更多軟件關懷和硬件支援的生活環境,在非疫情的年代裡,或許以上種種問題的能見度不算太高,但在新冠病毒佔據人類世界數年的這個“持久戰場”上,就顯得尤其顯眼和迫切了。每個人都會變老、死去,也許“脆弱”和“無常”本來就是生命的原真狀態,那麼,這場疫情大概也只是以一種更觸目驚心、更戲劇化的方式,將這種“脆弱”和“無常”呈現在世人面前而已。

學習變老、學習死亡,學習如何面對生命中遲早會到來的這種“脆弱”和“無常”,是所有人都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悟的課題。然而,和孩子談論衰老、死亡這些沉重的話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所幸我們還有繪本,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Kim Fupz Aakenson)、《獾的禮物》(Susan Varley)、《外婆住在香水村》(方素珍)、《爺爺的新工作》(山西源一)、《當鴨子遇見死神》(Wolf Erlbruch)等眾多以“老去”和“死亡”為議題的繪本,可以讓家長找到和孩子談論這類沉重話題的橋樑;另一方面,以家庭為場景,也可以透過言傳身教,讓幼輩從生活的課堂中觀察和學習。

“變老”和“死亡”是人類生命中無法繞開的階段,人是社會的動物,這些也自然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社會議題,從基建、居住、醫療、交通、文娛、經濟……背後牽涉的,是社會的相關政策、制度以及文化、道德、價值觀:逐漸變老的人,在社會中擁有怎樣的位置和觀感?社會為這群體會提供怎樣的支援?而對臨終者的關懷、處理死亡的方式,也展現了一個社會的、從醫療到健保體系的質量,以及人文關懷的標尺高度。

以上這些驟看起來似乎是該讓大人們操心的事情,其實和兒童、青少年其實亦存有千絲萬縷、不可割捨的關係,畢竟,終有一天,今天的中壯年也會變老、死亡,到那時候,決定這個社會是什麼模樣的人、決定如何對待我們的人,不就是今天的孩童與少年們嗎?

櫈仔爸爸

2022-05-10 櫈仔爸爸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91803.html 1 學習變老學習死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