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要多想一步!
近幾個周末,筆者不時在澳門的大街小巷看見一些慈善機構在賣旗籌款。據說,這種募款的方式大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便在香港出現了,最早期是居民捐款後,義工會用大頭針在居民的衣服上別上的紅色羽毛以資識別,後來就被現時採用的貼小貼紙的方式取代了。筆者記得在香港上學的時候,幾乎每個周末都有不同的團體以賣旗方式籌款,很多時候賣旗手都是學生義工。筆者當時雖沒有參加這類募款活動,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是,賣旗活動後的翌日,清潔工人總是忙於清潔被貼滿貼紙的欄杆和路面。當時年少的筆者充滿疑惑,賣旗籌款到底是不是一種好的募款方式?如果從成本的角度去思考,這是不是一個有效籌款的方法?然後,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澳門的慈善機構也採用了賣旗的方式募款。理所當然地,賣旗活動之後隨處可見的小貼紙也成為了常見的情況。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都是芝麻綠豆之事,賣旗籌款還是有意義的。但據筆者了解,賣旗活動投入的資源其實並不算少,包括需要相當數量的賣旗手義工及其在賣旗投入的總時間(先不算規劃和統籌),以及事後籌款項點算等等。曾有某慈善機構的賣旗活動的報道,總參與人數約為九百人,而所得籌款額約為四十萬,當中並沒有報道總的賣旗投入時間。如果從募捐投入的金額、人手和總時數來算,這並不“划算”。然而,為甚麼堅持要做呢?當中應該有一些不可取代的價值!
首先,募款活動正好折射出社會上存在着貧窮和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乃至於社會上有部分需要援助的弱勢群體。所以,賣旗募款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資源重新分配的方式(雖然幅度很小,但意向卻是明顯的),以回應貧窮的問題,從而體現出社會的公義與關愛。
其次,以賣旗募款的方式,或許在這整個活動中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和傳承的方法帶出關愛與行動的訊息。如前所述,這一類活動需要投入人手和精力,特別對於在街上的賣旗手來說,其投入成本是相對多的,他們亦是第一線的關愛的踐行者。對他們來說,賣旗除了是參與義工活動以外,也是他們對關心社會議題和現象踏出重要的一步。嚴格來說,他們不是在參加活動,而是在參與和建構一個更公義的社會。
再者,對於捐款者來說,也是別具意義的。面對助人的議題,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做很多。但是賣旗籌款突破了這種思維,哪怕是一元半角也是有意義的。這也引證了我們常呼籲學生遵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亦體現出集腋成裘的價值。
或許,有人會認為,需要那麼複雜嗎?學生願意參與活動就已經不錯了。但筆者的想法是,反正都是要做的,那就乾脆做得深入些,將整個活動的教育意義最大效益化。只有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會成為真正關愛的踐行者!所以,這裡呼籲各位教育同工,教育,就是需要多想一步!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