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拱廊之間
——我讀《拱廊與靈光》有感
初中組季軍 何欣樺 培正中學
“這個新年又要留在澳門了,怕不是要把我悶死”,這是我這幾天來最常聽到的話。由於疫情的爆發,人們都不敢選擇旅遊,只能留在小城等待着新年的到來,祈求過年過節能夠為這個地區添上那一點色彩。但是,澳門那個被喻為“旅遊城市”的地方,為何人們一到了假期,卻一心只想往外跑,為何人們留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會覺得無聊,澳門真的留不住人的心嗎?
為了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最近閱讀了袁紹珊所寫的《拱廊與靈光:澳門的120個美好角落》。書中記載了作者對於這座小城的所見所聞,以及她在這森林之中的種種記憶,呈現出澳門不為人知的面貌,也讓我更加了解到其獨特之處。可是,明明澳門有這麼多的角落與故事,何以仍留不住人們的心呢?我猜,她所缺少的應是一種“進化”的過程。
書中說到,澳門是一座“廢墟”,一座不起眼的城裏藏着歷史的幽魂,在大城市中所想像不到的,看不到的小城故事與歷史的交匯,都能在澳門裏找到它們的棲息之所。當然,不是要澳門拋棄現有的文化與特色,但亦是時候融入新的元素了,是時候該“進化”到另一個階段了。當然,融入新元素並非易事,是需要外力的幫助才能讓澳門孕育出新的文化,而與城巿只有一水之隔的橫琴,便是這過程的最佳平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到來,無疑是為澳門的“進化”提供了無數的機遇與發展空間。人們常說,深合區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平台,但於我而言,比起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透過深合區,為澳門衍生出更有深層的文化底蘊。試問沒有文化,家也就失去根了,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利用這個機遇,發掘澳門更多的魅力,讓她被新生的文化所填滿,演變出屬於我們的文化,締造出一個屬於現代與未來的家園。
現時的澳門是一座活化石,以建築、街巷,以及小城中的人生百態向我們展現城市中的美。正如作者所說的:“活在一個露天博物館,聽起來是件好事,但也有歷史敘述單一化的可能”,也許現在的我們,沉浸於歷史的文化遺產,也許我們太過留戀過往的事,也許我們太過滿足於過往文化交織而留下來的結果。不過,並非說了解歷史是一件壞事,但若一味依靠前人留下來的文化作為澳門的特色,這也會令大部分的人感到小城的故步自封。因此,城巿文化的“進化”便是該寫在里程碑上的目標。
毋庸諱言,作為一名學生,我並不能以一己之力為澳門帶來全新的風土人情。可是,我還能以我的角度進行觀察,堅持發掘和探索正在小角落中暗自發光的事物,懷抱着偉大夢想的靈光,以最傳統的紙筆為媒介,把澳門現時的變化記錄下來,然後將這些小城小事在深合區之中傳開,把兩地文化相互融合,為新家園打好基礎,讓廢墟與未來結合,呈現未來的生活藍圖,形成一個讓人眷戀的存在。
由此觀之,深合區的意義不僅是促進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在發展之中覓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特色。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便是要在深合區中交織出新的文化,讓澳門這座小城不再是沉浸在過往的情節之中,而是在前人的映照之下,一點一滴地創造出新的文化,讓她能夠在“進化”中,不再是只有那一百二十個拱廊與靈光,為這個新的家園擁有這個時代獨特的韻味。最終,書本讓我了解到,停留不代表停滯不前;行走也不代表拋棄過去。我想,現在的澳門,以及當下的自己,目標就是眼前的靈光,讓我們穿梭拱廊之間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