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基一片赤洲變鬧市
澳門發展歷程離不開填海造地,例如人口密集的筷子基,就是一片從沙洲演變而成的鬧市。
原是海中沙洲
筷子基原是一小片流沙沖積而成的海中沙洲,因土質赤黃而被時人稱為“赤洲”。上世紀二十年代,政府為修築內港而在北區大規模填海,“赤洲”亦被填成狹長的“防水磯”,並於靠近白朗古將軍馬路的一端架橋聯通,另一端的盡頭約在今日廣大中學附近的土地廟處;海磯同時將海灣分割成南北兩端,即我們熟知的南灣與北灣。
筷子磯兩說法
一九三二年,政府在磯上建成首個平民住宅區,總共十四座由兩層磚屋組成的“五二八坊”立於道路兩旁。有說法認為,就是因為成雙成對的“五二八坊”長而工整,故被社會稱作“筷子磯”,不過主流說法認為是“赤洲”修整後,與周邊仍是水域的青洲大馬路平行,形似置於海上的筷子而得名“筷子磯”。
孰真孰假已難考究,不過“筷子磯”逐漸成為社會對該區的俗稱,“磯”亦慢慢習寫成“基”字。同年蓮峰體育中心的土地亦被用作賽狗場,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地標。
連通澳門半島
四十年代,聯通筷子基的小橋附近區域被填平,筷子基自此和澳門連成一體,區內亦多了居民聚居生息,並成為許多蜑民歸岸的避風港,雖不富裕但仍煥發蓬勃生機。時至八、九十年代,澳門發展步伐加快,筷子基面貌更迭的速度亦隨之加快,填海造地除擴展筷子基南、北灣陸地面積外,亦與沙梨頭及新橋區域連通;有數十年歷史的“五二八坊”被綠楊大廈及聖瑪大肋納學校取代,平民大廈亦在區內拔地而起。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