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船長一起細味內港漁業變遷
——《天涯海女》觀後
清明節那天,趕上了最後一日《天涯海女》環境劇場的演出。近年,澳門文化局推出了一系列的“內港、氹仔文化深度遊 · 戲”節目,結合社區歷史、融合舊區環境,以舞蹈、劇場、音樂演奏等不同的藝術方式,由本地不同的表演團體或獨立單位創作、製作,伴以導賞性質,邊走邊觀看地,向觀眾呈現、重現一幕幕舊時的社區生活面貌和故事。
《天涯海女》由陳詩琪監製、陳巧蓉編劇、莫家豪執導、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為合作單位,以澳門的漁業發展為宏觀背景,再聚焦到漁家女何珍珠的故事,側面描繪內港漁業的興衰歷史與漁民的心路歷程,讓觀眾身臨內港、更深刻地感受澳門昔日的漁港情懷。
故事的場景將九號碼頭天台化成一隻“虛擬”的舊漁船,年輕人林學修(梁展鴻飾)因希望記錄從前澳門漁業的珍貴歷史,便開始花時間一邊採訪自己的阿姨何珍珠(高凱琳飾),一邊陪伴這位早年便患上了阿茲海默症的女船長。這位女船長的情緒,如她的病情般陰晴不定,一眾親友在圍着她團團轉時,“當下”與“過去”的一個個片段,便交織着展現在觀眾眼前……
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絶大多數都不曾踏上過一艘漁船。女船長向她的親友、也向天台上一同坐上了這隻“虛擬舊漁船”的觀眾,自豪地介紹了她的釣艇(即小型的漁船),除了船舵、存放新鮮魚獲的雪櫃等一些基本的結構外,最令人難忘的船上設備,則非漁船與漁船之間的無線電通訊莫屬了。一段在海上,何珍珠與她的初戀情人關海安的愛情故事,便是透過船上無線電的日常通話、問候、唱歌而萌芽、醖釀、消逝……當女主角在回憶故人時,帶出在船上的唱歌不是純粹的唱歌,在船上的唱歌其實是一種習慣、一種從中得到對方回應的確認、一種平安的確認時,相信不少觀眾都被這一幕的對白鋪排、演員的情緒推進而感動了。
何珍珠與關海安的愛情故事,原來萌生於他們更年少的時候。這時觀眾被帶到九號及十號碼頭岸邊,如時光倒流般,看着這對青梅竹馬嬉鬧的同時,亦讓觀眾認識到上世紀中一些漁民的生活片段,例如玩水曱甴是他們的兒時玩意;十二歲才就讀小學三年級在那年頭也屬平常事等等。而相比何珍珠從小便立志要當全澳第一位女船長的明確目標,關海安則彷彿“投錯胎”般,從小便活在面對水上人生的各種不適,因此也就對繼承家業與上岸(即到陸上謀生)的抉擇格外掙扎。掙扎甚麼?由“水上人”轉為“岸上人”的話,對他來說很可能也是另一場不適。在背景既有漁船又有高樓的內港碼頭的映襯下,少年關海安在岸邊演繹了身為一個“水上人”怕被“岸上人”歧視沒文化,以及沒有其他謀生技能的各種憂慮。
故事的最後一個場景回到當下,在木瓜圍空地上,林學修仍在訪問、記錄他的阿姨何珍珠的漁民故事。像每一個臨海的城市一樣,都必曾有過一段“靠海食飯”的產業歷史,澳門半島三面臨海,漁業曾是澳門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時至今日,因城市的商業、旅遊發展,當高樓愈來愈多、海變得愈來愈細時,澳門的漁業亦早已步入式微。“產業轉移”如歲月更迭,於不同的世代都在發生着,而且更大可能地隨着科技的急速發展,“產業轉移”將會一次又一次地被轉移得更快罷了。一些人也許在嘆息,但何珍珠不為這份轉變、失傳而感到可惜,就如當今的人們,有誰會為鑽木取火或飛鴿傳書的失傳而感到可惜呢?
《天涯海女》這個劇本動人地描繪了澳門漁業發展由興盛到衰落下的一個漁家女故事,這個環境劇場的演出呈現了舊時漁民的生活片段,和他們當中因時代的轉變而伴隨而來的內心掙扎。在珍視歷史、緬懷過去不復再的光景之同時,對於如何面對當下與未來的轉變,《天涯海女》似乎亦點到即止地帶出了:兩者皆同樣重要。
王慧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