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剝奪做家務的鍛煉機會
上海疫情牽動很多人的心。買菜、吃飯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事,都成了難題,相比起拼手速搶菜,當看到網絡上很多年輕人吃了二十多天的泡麵後無奈上網求助,不禁感嘆時下年輕人不會做飯所面臨的嚴峻考驗。
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歸根究底其實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提時父母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孩子報讀多項興趣班;青少年時成績至高重要,讀書是首要任務;成人後就讀什麼樣的學校找到什麼樣的工作,為了更有保障而活。與父母同住的不需要自力更生,自己住的大可以外賣至上,於是做飯、做家務這樣看似不起眼的事,都被很多人忽略甚至看不上。
現實是,還有很多人從沒下過廚、做過飯,面對一些食材、鍋碗瓢盆一籌莫展,更甚者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到最後尚且不問書讀得如何,生存已經有問題。親子教育的話題,常常讓人誤會是教養出聰明的孩子,然而真正能讓孩子獨當一面,取決的是其經歷。而真正的家庭教育其實就是生活的教育,適應社會正是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
曾有教育家這樣說過:“讓孩子在工作和勤奮中長大,令他們習慣於艱苦。”現在的家長大多數不願讓孩子受苦,因為他們是苦過的那一輩,如果有條件還是希望孩子能過上好的生活。
但我們知道社會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主要是看這個人的工作,當人成熟後,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人類創造財富。父母應該要毫不猶豫地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四五歲開始要養成平時自己動手做事的習慣,早晨起床後該疊被、自己穿衣、洗手、洗臉、倒水、刷碗,當然這個年齡段的學習,大人應予以指導,不要讓孩子搞得很疲憊,讓他們覺得家務是一種負擔。
每個階段的家務都是對孩子智力和體力的鍛煉,家長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反而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疫下生活,不妨多思慮如何讓孩子更好地承擔,也可除卻成人後實在不必要的挑戰。
艾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