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冀制訂策略防止輕生
【本報消息】本澳近日接連出現多宗居民輕生事件,最年輕只有十二歲,再次引起社會關注精神健康問題。
身兼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委員、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劉振峰對事件感到痛心,認為輕生行為在不同年齡都可能發生,多宗輕生事件發生反映社會存在不少具有輕生企圖的隱性患者需要協助和支援。期望各界透過有效防止和預防輕生策略,及早介入協助居民,築起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圍牆。
劉振峰表示,特區政府為預防與防止自殺,一直透過四級聯防四環緊扣的合作機制,為居民提供分級精神健康服務,決心與民間攜手做好生命守門員的角色。但社會仍然存在不少具有輕生企圖的潛在者,他們與大多數居民生活無異,假如不主動尋求協助,較難察覺他們有精神健康的需要,因此及早識別和篩選患有輕生企圖的居民,對預防與防止輕生行為相當重要。輕生行為本身是一連串的過程,發生輕生行為是需要觸發多個條件才會出現的極端行為,如果能及早發現對症下藥,能有助預防和消除居民企圖輕生念頭。
劉振峰指出,婦聯十分關注居民的精神健康問題,過去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講座及工作小組,協助具有輕生企圖的居民,幫助改善精神健康問題。
針對防止和預防輕生的情況,他建議政府以跨部門協作方式,進一步細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四大實證預防輕生策略,包括:一、增加防止輕生行為的標語。如在高樓大廈頂樓張貼關懷警語和求助資訊等訊息;二、鼓勵進行負責任的媒體報道。多報道倖存者的經驗,透過分享自身經驗,讓大眾關注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三、加強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支援。如參考鄰近地區關於青少年精神健康預防方式,從個人長處和能力、正向思維和情緒管理等領域作有系統的預防與介入;四、及早識別和支援受影響的居民。自殺企圖不只影響當事人,亦會為身邊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影響,及早察覺並提供即時的服務支援,能減少居民輕生風險;最後,呼籲居民如有情緒或精神健康困擾,應主動尋求協助,並透過有效渠道解決情緒和精神健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