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新形態 劇場便是全世界
尼修斯
前文提及由劇場轉變成網上直播的《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由身處不同地區的人員聯合製作,製作人Erik頗多感悟。
這個製作是因疫症而起,當時全世界的劇場都關門,原先受邀的演出被取消,但多倫多的其中一間劇院提議他們改做網上直播演出,做甚麼都可以,甚至不一定是原來的作品。就是這句“做甚麼都可以”,顯示出劇院對藝術家的支持和信任,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去思考在疫症下如何不讓藝術發展停擺——或許這亦是澳門政府和藝術工作者值得參考的事——劇院的想法是,原先要應用的製作資金,是要邀請藝術家來演出的,在計劃中是已出之物,為何不就鼓勵藝術家在家中進行創作,以直播形式去發展,並且不需要依照原劇的規格和形式來做,或許能接觸更多觀眾,而藝術工作者亦可以有收入,能達至雙贏,何樂而不為?對Erik來說,這當然是個難得的機會,便開展了這個劇場式的直播計劃。他們沒有把作品硬改成直播影像,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找出劇場與影像的優點,由於原劇的燈光設計師馮國基也是做電影的,既然觀眾是從熒幕看演出,便由他從電影的角度出發,去重新編製這個現場直播的作品,如何擺放多個鏡頭,如何在一個場景中展開演出,先把原劇本的背景改變,加拿大的主創演出者楊光奇加上一名助手,清空了他整個廳間……各地藝術工作者通過網上合作,最後成就了這個直播演出,其後,亦多次受到不同地區的邀演。
疫症當然是慘事,但因為極度的限制,又往往能令人蹦出更多的可能性。不坐以待斃、換位思考、勇於嘗試,應是劇場人面對未來的必要素質了。
“迎頭趕上藝術節”的策展人張吉米接着介紹了節的源起,也是不多不少由疫症而來。“迎頭趕上”究竟要趕上甚麼?最開始時,是因為一位旅居國外的藝術家告訴他們:“ 因為台灣之前疫情穩定,其實在國際間,表演藝術已經朝向線上創作,並且越來越成熟,線上藝術台灣已經落後國際一年了,現在是要覺醒,迎頭趕上的時候。”疫症初開始的第一年,對台灣的影響並不大,於是劇場關門的時候很少,並沒有被逼出在線上的嘗試,後來疫症變為嚴重時,才發覺世界各地已經在線上演出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如果劇場關門,而人又不能群聚時,我們是不是只能夠從熒幕看劇場錄像演出或者看直播節目?線上劇場是甚麼?一定是要直播的嗎 ?在線上劇場的劇場性又是甚麼 ? 都令吉米和其他幾位策展人展開了多次沙龍討論,甚至找來一位英國的藝術家聊天,因為英國疫情嚴重,而線上劇場播放在英國已發展多年,有不少珍貴的經驗可以分享。當劇場演出成為線上播放時,大家談論最多的是如何保有原來的劇場性。群聚在劇場內看演出有一套由劇場人設計出來的法則,甚麼時候入場、甚麼時候中場休息、音量的大小、在劇場內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都是整個演出和構造出劇場性的一部分;但當演出變成線上,主控權落在觀眾手上,跟人聊天、看手機、行開幾分鐘、一心數用……每個電視熒幕都變成了一個觀眾自己的空間,是他自己主控的劇場。那麼所謂的劇場性,又可以在哪裏呢 ?這一些討論,令“迎頭趕上藝術節”逐步成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