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內涵 提營商信心
內地疫情至今仍未降溫,有專家指出,此波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及局部規模性爆發,預計持續時間或較以往更長。距離“五·一”黃金周不足十天,外界預期難以跨省出行,跨境外遊更不容易。
目前吸引旅客訪澳不容易,但澳門從未停止擴客源的步伐。旅遊局昨公佈“五·一”期間將有多場無人機表演,並安排多項延伸活動引客,期望五天假期可日均迎來兩萬客。
各方為“五·一”檔期準備就緒,如意算盤能否打響?今日起,廣東入境澳門的核檢有效期放寛至四十八小時,總算為吸客迎來好開端。早前通關措施久未放寬,客量處極低水平。無客到,唯有指望內需提振經濟。但居民消費力每下愈況,缺乏“活水”流入,營商環境不樂觀,無薪假普遍持續,消費趨審慎。內外需求俱疲,中小微企一片愁雲慘霧。
有團體調查本澳中小企營商前景信心,指數範圍介乎○至一百,結果指數平均僅為三十 ,顯示對營商環境前景負面。當中指數低於三十的行業有會展、旅遊、地產和零售等,這些行業與旅遊業息息相關,訪客少成了致命傷。
澳門以旅遊城市聞名中外,可見未來仍須依靠旅遊業支撐經濟,推動旅遊市場復原刻不容緩。同一時間,內地旅遊城市持續“內捲”,着力提高城市實力,如海南三亞不再只有陽光與海灘,火熱的免稅購物成為引客賣點,還有吉蒂貓主題樂園、FE賽車主題公園等旅遊項目陸續落地,旅遊業態不斷拓展,務求成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自由市場優勝劣汰,哪裡有吸引力,消費者就往哪裡走。澳門旅遊業飽受疫情衝擊,周邊行業寸步難行,短期經援措施有助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紓解企業因資金壓力面臨結業的狀況,暫時穩定居民就業。
但疫情已演化為一場持久戰,長遠應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加快引進文旅項目,豐富城市實力和魅力,推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經濟才可逐步重回正軌,增強企業營商信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