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住先
復活節本來是誌念耶穌基督受難,信眾會節食,有些朋友甚至禁食多天,以示虔敬。上周專欄寫的Julia Child平生煮的都是法國大餐,濃油重醬,似乎十分不巧了。然而,斷食話題打開了,很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讀友紛紛來郵熱議,原來不少都在減肥。
筆者絕對不是甚麼營養學家,只不過為了控制血壓以便接種疫苗,前陣子向醫生朋友討教,他們又很熱心推介了一些真正的營養學家跟我聊天,感謝這些身處遠方的新朋友淺入深出知無不言,神奇地,我的血壓不久就得到改善。其實,就筆者所知,如果你不是要出書寫論文,要從斷食過程改善體質,除了準備堅定的實踐心態,其餘只不過是幾條要訣,毫不艱深。當然,如果閣下本身早已百病纏身或營養不良,還是請教一下醫生,不宜貿然行事。尤其是患有胃潰瘍的人,胃壁受損了,絕對經受不了空腹時胃酸對胃部的損害,建議養好身子才考慮斷食吧。
人類的進化,其實與其他動物無異,找到食物就有得食,沒有的時候,就捱着餓去覓食。所以,能衍變至今的人,基因中絕對擁有抵受飢餓的因子。只不過,人類自從由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進入城邦社會,開始了圈養畜牧和務農耕作之後,作息飲食逐漸由質往量遞進,聚餐慢慢形成一種家居及社交文化。喜歡歷史考究的朋友不妨鑽研一下,就知即使中國,也是到宋朝才出現夜市,晚飯這回事就從太陽下山前往後推移。直到有清一代,天子皇帝也是一日吃兩餐罷了。如今,我們一日三餐之間,還要有不少零食點心才能過渡。
王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