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設施 真正無障礙出行
當局近年大力構建無障礙的步行環境及過路設施,如推出了“視障助乘巴士報站APP”,現時有不少公共設施都設有無障礙設施,便利殘障人士出行。而凹凸不平的黃色導盲磚在本澳行人路上更是隨處可見,但細心留意,卻鮮見有殘疾人士使用。原因除了是視障人士更多使用民間社團或電召的士的點對點接送服務,也側面反映現有無障礙設施根本不利於殘障人士出行。
有團體自一五年開辦“街坊車”愛心接送長者、行動不便或肢體殘疾等人士,至今共服務逾四萬四千人次,且需求有增無減。社服機構亦指出,現時無障礙交通配套仍不完善,多數都是使用社服團體的出行服務。歸根究柢,在於本澳無障礙設施呈現碎片化且分散,除了早前的電動輪椅出行引發的各種熱議,現有的無障礙設施實際上“障礙重重”。如部分行人路導盲磚會突然中斷或被物件阻礙,導盲磚使用物料防滑性能不足;又如部分天橋欠缺電梯等無障礙設施,令殘疾人士無所適從。
雖然政府早在一七年底公佈《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由於相關指引並無法律約束力,亦無法規定在私人建築中實施,致使未能在整個社會環境中形成一套有系統和統一的無障礙環境。
《澳門特別行政區二○一六至二○二五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文本提及,要為殘疾人士建設一個無障礙的建築和出行環境,讓他們可以自由進出所有建築物和使用公共交通服務,能夠獨立和充分地參與生活和社會事務的各個方面。當時在目標中提出所有具條件的過路設施均為無障礙設置,優化行人系統的無障礙設計,推動全澳要求執行澳門無障礙通用設計指引,全面改善澳門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有關十年規劃已接近尾聲,但當下回望無障礙建築和出行環境,似乎與願景相距仍遠。
隨着社會人口急劇老化,未來長者和殘疾人口數量定必與日俱增,是要投放更龐大的資源及人力,以支持社服團體包辦更多點對點出行服務,抑或從源頭徹底檢視和完善無障礙出行環境及配套,答案顯而易見。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