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4月14日
第B11版:體育
澳門虛擬圖書館

明朝武舉人任守澳官

明朝武舉人任守澳官

武舉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為選拔軍謀武藝人才而設的科目。武舉始於唐朝,最後於清朝光緒年間被廢止。究竟需具備甚麼資格及哪些軍謀武藝的武夫,才能稱得上武舉人這稱號?

明朝對參加武舉的應試者資格,規限應考者只有兩類人:一是武學官生,即接受過武學培訓的武官子弟;二是由各地文武官員推薦具有軍謀武藝的人才,且要身家清白者。以上限制,出於明朝對武官的出身背景有所防範,以保證其效忠的可靠性。

據《明會典》記載:“奏准武舉三年一次舉行,一日答策,次日射箭,考試策略、弓馬俱畢,中式者照例擬升。”明朝武舉考試內容,筆試考軍事策略,武藝考弓馬。弓馬分兩種形式進行,騎馬射箭與站立射箭。

據史料所知最早與澳門有關的武舉人,是明中葉擁有世襲千戶官職(五品)的守澳官王焯。他是武官子弟,接受武學培訓,並世襲千戶官職,故具備了上述報考武舉鄉試的資格。王焯兩度考取武舉,授宣武將軍(四品)並派往浮雲征討賊亂,平定功成後晉升為昭武將軍(三品),隨即被派遣鎮守澳門出任守澳官。

王焯獲晉升官職備受重用,除世襲軍職並得到武學培養,還通過自身努力考獲武舉並取得戰功,顯示了其個人在軍謀武藝方面的才能,同時也反映出明朝武舉人應有的素質。

梁洪波

2022-04-14 梁洪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6608.html 1 明朝武舉人任守澳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