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史文化 悟家國情懷
澳門社會發展多元化,圍繞青少年學生的競逐和比賽也多樣化起來,如傳承中華文化的“中華文化常識達標工程考試”;認識特區基本法和普法的“澳門基本法與法律問答比賽”;體現國家外交和涉澳外交領域資訊的“澳門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涵蓋課本和課外、時事的“中學生常識問答比賽”等,讓莘莘學子掌握和運用林林總總的知識,部分補充了教科書的不足,不少是與生活切身相關,學生受益匪淺。
昨日疫下除“達標工程”考試外,亦舉行“澳門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顧名思義,競賽內容就是考歷史,包括中國歷史、澳門歷史、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等知識,並首度引入世界歷史,可算是對本澳中學生歷史文化素養的大檢閱。
老師怕問字,學生怕考試。尤其考的是歷史,不是人物就是年份,不少青少年覺得深澀難懂,對歷史科沒有好感。透過延展的歷史比賽等活動,給予教育工作者創設條件,開拓多元方式教育,如圖像、影像,將歷史編成故事,引發學生關注和興趣,令生硬的內容變得有溫度、有生活哲理,加強學生閱讀歷史素材的能力,強化分析力。
不少學者指出,歷史學其實就是未來學。歷史文化教育也是愛國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都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歷史、就是根。世界上任何事不會突然而生,事件從何而起、如何發展、將往何處去,認識事件的歷史脈胳,明白民族、國家和自己定位,有了定位,開拓視野,目標就清晰,就不怕走歪路。最怕是盲從附和、人云亦云,又或跟隨西方媒體起舞。歷史觀薄弱甚至倒錯,必然背離民族感情,是鄰近地區一些社會事件的深層原因,教訓深刻。
本地歷史文化教育中澳門歷史不可或缺,可惜一直零散不全。近年在教育當局和高等校院等努力編撰,澳門歷史開始注入中小學教材,希望形成立體系統脈絡,認識我是誰,認識何為中國人,認識土生土長的地方。家國情懷由歷史、文化的認同開始。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