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4月10日
第A11版:經濟
澳門虛擬圖書館

觀影意願降 內地影院陷深冬

觀影意願降 內地影院陷深冬

【中新社北京電】中國作為全球銀幕數量最多的國家,其電影產業正遭遇比疫情之初更寒冷的深冬。

據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新冠疫情爆發後,繼初期停工半年,中國電影院的第二次危機已到來。疫情再度爆發,疊加疫前的行業寒冬,對電影業的長遠影響已逐步浮現。

文化消費習慣改變

以往,清明檔(四月三至五日)每年都有5億多元人民幣進賬。今年,八部國產片撤檔,新片僅有兩部引進片《密室逃生2》和《精靈旅社4》撐場面,加上三月上映的《月球隕落》和《新蝙蝠俠》,清明檔全國票房最高是首日的4,657.13萬元,最低是最後一日的2,915.54萬元。在山東濟南,某影城今年三月收不抵租,另一家影院一天只賣出去4張票。

觀眾不願走進影院,實際上是因為沒那麼多值得去看的電影,這已反映在當前的票房結構中。二一年,在《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三部逾45億元票房強片下,第四名《我和我的父輩》直線滑落到不足15億元票房。20-30億元“腰部”影片出現的真空,是片荒真正來源。同時,爆款進口片也缺席。

這也意味人們可能不太需要電影院,文化消費習慣發生扭轉。與電影院競爭人們有限注意力的娛樂項目越來越多,線下的密室逃脫、劇本殺等社交屬性更強,線上視頻資源海量易得,且影視投資在外流。即使票房規模回升,也是受益於票價上漲,而非觀眾回流。

高品質娛樂片缺失

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于超發現,電影產業陷入一個尷尬的循環:觀眾覺得影院沒那麼多好電影,不願意去影院,導致上座率低、票房低迷;片方看到票房低迷,不願意投錢拍大片,就更沒有足夠的優質片源。這種情況下,就出現片荒。

製片人的王磊,通過觀察朋友圈裡的器材供應商發現,二○年末《長津湖》和《狙擊手》拍攝時調空北京的器材,今年春節後,供應商們都在朋友圈發廣告,說明開工的劇組少了。這也意味着,一到兩年後,或還有一個片荒期在等着。

從影片類型來看,高品質娛樂片的缺失,是當下電影市場最引人注目的失衡。這兩年,主旋律劇情片的創作和市場十分興旺;動作片、喜劇片、愛情片等類型片卻供給不足,難見爆款。

電影創作未有停步

該文章指出,觀影意願下降、優質影片斷檔、非檔期市場低迷、進口大片缺失……種種現象,說明電影業尚未走出疫情陰影,甚至預示着更為傷筋動骨的變化。這種變化實際上是一八年以來行業大調整的持續。那年,國家數道文件直指影視行業無序擴張,行業經歷“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多輪整頓。

但文章也指出,影院時常停擺,上游的電影創作卻沒有停下。最近幾個月,國家電影局發佈的劇本備案立項公示裡,出現了張藝謀的《滿江紅》、文牧野的《歡迎來龍餐館》、萬瑪才旦的《雪豹》、烏爾善的《鄭和下西洋》等劇本信息,標註着“同意拍攝”。

對於電影產業的修復,王磊認為,目前的政策“首要是救急”,首先保護電影院和影院從業者,比如減免租金、救濟工作人員。祗要有生力軍在,產業會自動修復。

2022-04-10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5763.html 1 觀影意願降 內地影院陷深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