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價值
上次提到東航客機失事,目前已尋回兩個黑匣子,等待飛行數據記錄器的分析結果出爐後,就能更準確地還原墜機原因。在事故發生後,很多人關注這次失事的機型同是波音737系列。四年前波音737-Max客機先後在五個月內發生兩宗嚴重空難,起初波音公司將墜機責任歸咎於飛行員,後來經調查發現波音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大幅削減經營成本,將公司利益置於安全之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甚至對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商業客戶及機師隱瞞新型號中的重大設計變更,直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今年初在Netflix上線的紀錄片《一落千丈:波音大調查》中,透過不同人士陳述和資料畫面輔助,回顧近年波音737-Max兩次致命飛行的事故成因,並帶着觀眾層層剝開關鍵性的資訊,揭露波音公司內部組織文化脈絡的轉變,以及在調查過程中試圖掩蓋墜機事件的真相。波音為了用最短時間和最低成本推出可與“空中巴士”抗衡的省油機型,便在現有的737型號上作出調整,然後安裝一款用來平衡飛機攻角的軟件(MCAS),以保持飛機水平飛行。按照正常程序,航空公司需要為飛行員提供額外訓練,但是波音為加速機型認證、降低航空公司購買新機型的機師訓練成本,隱瞞了MCAS系統及其存在風險。而這兩宗空難事故,正因為MCAS軟件錯誤執行,強制將機頭下壓導致垂直墜毀。
事故發生後,面對罹難者家屬的無助和社會的質疑,航空公司選擇操控輿論來掩飾錯誤、推卸責任,為賺取商業利益而漠視飛行安全,讓本來可以避免的悲劇一再發生。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