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感
澳門中華教育會的一項富有傳統色彩的學術活動“朗誦比賽”,今個夏天,又要再接再厲地舉行了。
筆者也曾榮幸地被邀請擔任過好多屆的評判,十分開心地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參賽同學在茁壯成長。
他們的演繹充滿了熱情,充滿了誠意,不但參賽者多有收穫,而作為評判,也受到感動,老懷欣慰啦!
記得有一次,一位參賽的少年在比賽後走到我面前,說:“師公,你好,請你給我提點意見吧!”
我一聽愕然:為甚麼他這般稱呼?後經他自我介紹,原來他的父親曾經是我的學生(青出於藍啊!如今這位校友已夠資格當我的上司啦)。
我自然樂意跟這位“第三代傳人”交流一下。自己匆匆回憶和整理一下,便提出了一些“老”生常談。這便是:“層次感”的掌握這個話題了(也是這位少年該次朗誦中沒有處理得比較理想之瑕疵)。
任何藝術(包括音樂、文學、美術、戲劇……甚至是廚藝)的表現手段,其中都一定要掌握層次感的處理這一點。這便是,掌握作品中的思維邏輯和感情發展的功夫。一般處理得不得當之處,便是一開始便已經急不及待地推上了近乎情緒高潮的境界,放得太盡,處處是高潮,等於沒有突現高潮。
這位同學朗讀的是《海燕》一詩,開頭的幾句是描述勇敢海燕出現的場景,雖然氣勢逼人,但適宜“蓄勢待發”,沉着、自信;然後順勢而行,按詩歌的感情起伏迂迴來處理,但不宜去盡,要把最強勁的感情火力,集中在最後那激昂、畫龍點睛的幾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樣,高潮就突出了,這個朗誦便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了。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