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4月08日
第A13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澳委員倡打造“博物館之城”

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有着豐厚的文化及博物館、美術館資源。圖為南京夫子廟資料圖。(新華社)

建言南京創新博物館美術館運營機制

澳委員倡打造“博物館之城”

【本報特約記者呂曉露南京七日電】南京市政協澳區委員錢小俊向今起舉行的政協會議遞交提案,建議南京創新博物館、美術館等運營機制,共同為打造南京“博物館之城”貢獻力量。

錢小俊表示,南京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着豐厚的文化及博物館、美術館資源。目前南京擁有七十多座各級各類博物館、檔案館、陳列館和紀念館,收藏着大量珍貴的文物和史料標本。南京歷史文化資源數量之多,門類之全,跨越時間之長及保護手段之有力,位居同類城市前列。美中不足的是,這些數量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在運營方面基本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相互之間的合作互動不足。如何整合相關資源,使兩方面獲得良性的交流和互動,共同為打造南京“博物館之城”貢獻其價值和力量,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他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打破公辦民營壁壘

一、創新機制建設。由政府牽頭,積極打通公辦和民營博物館、美術館之間的壁壘。一方面,可由政府協調,通過具體的活動組織建立起兩者之間的人才互動機制,例如民營美術館中的策展人可借助具體展覽活動介入公立博物館中,從而在思路創新上加強公立場館的活力;另一方面,由政府支援和組織的展演活動也可進入到民營美術場館當中,政府予以一定的經濟補貼,在擴大社會效益的同時,還可協助民營場館進入良性的經營狀態。

二、創新展陳模式。當下的藝術品展陳,早已從傳統模式走向了多元化的空間構造,以南京德基美術館為例,其將公共藝術品置入商業購物空間,推倒傳統美術館有形的牆壁,把藝術作為空間裝飾存在,同時詮釋消費由物質需要向精神滿足的轉向。這樣的展陳模式及其背後的理念,無疑值得當下包括公立博物館在內的各類機構借鑒,也是真正實現“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方針的要旨。

三、科技介入創新。近期出現在南京某民營美術館的“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利用科技手段賦予藝術新的詮釋方式,拉近與觀眾的認知距離。同時,科技的介入帶來虛擬空間的延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對傳統博物館空間邊界的突破。整合南京的科技資源和深厚的文化藝術資源,使兩者形成有效協作,博物館、美術館無疑是一個合適且能夠真正落地的領域。

2022-04-08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5344.html 1 澳委員倡打造“博物館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