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諮委倡研古樹生態效益
【本報消息】自城規會討論氹仔北部發展規劃以來,引起全城對卓家村十棵百年古樹之去留的高度關注。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黃滋才認為,宜居城市的建設應實現和自然資源的和諧協調,跨部門有必要探討移植方案對於十棵古樹的影響,綜合評估衍生的生態效益,擇優行之。
黃滋才指出,百年古樹生長及保育工作成果來之不易,認為是次事件應將古樹保育列為重要考慮因素,在保障古樹生長條件的前提下,再討論規劃發展草圖。他昨日再到現場了解十棵古樹的生長情況,憑肉眼所見,樹木根部發達,相互糾纏,以其直徑推斷,地底下樹根範圍大且具一定深度,此乃百年古樹的生長特徵之一。
宜原地保育作規劃
其次,十棵古樹彼此相鄰,存在空間條件限制,倘要移植,料必有一定難度,即使現時技術能保證古樹移植過程安全,但過程中或會犧牲部分樹根,對移植後古樹適應新環境的影響,需作詳細評估。現階段而言,在未有詳細研究支持和取得社區居民共識下,不適宜改變古樹現狀,並應以原地保育十棵古樹作為未來開展氹北規劃的前提。
綜觀《古樹名木保護名錄》,目前約有六百一十六棵受保護的古樹,一方面見證了澳門社區的發展和變遷,另方面亦構成重要的生態系統,對高度城市化的澳門建設宜居環境具有一定的意義。期望權限部門再度檢視相關決定,做好多方協調,交出公眾滿意的方案,展示政府協調城市發展及古樹保育工作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