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人幽默段子自我解煩
按上海市新冠防疫要求,此次篩查以黃浦江為界實行浦東浦西前後兩個時段封控。儘管這波上海疫情致無數家庭被隔離在家裡,給民衆的工作與生活帶來極度困擾,儘管如此,還是有市民苦中作樂,見景生情,編製了各種詼諧幽默的圖文上傳到社交媒體,一時間“黑色幽默”的笑點廣為傳播,令人捧腹。
隔離好比“過大年”
四月一日凌晨三時,上海浦西地區進入“休克療法”,在社交網絡馬上有一個應景段子給苦惱中的人驅散不少愁雲:今天是浦西“大年夜”,白天準備去採購一點“年貨”,然後和家人一起吃個“年夜飯”,晚上老老實實回家,在朋友圈和大家一起“雲跨年”,“初一到初四”封在家裡吃吃睡睡看看片子,“初五”早上三點解封大家一起出來迎財神哦”。這個段子不僅沒有過多的沮喪,還給人些許自我解嘲的笑噱。
再如有才的市民借用五十年前詩聖余光中生那首著名的《鄉愁》改編的內容:
“一開始,隔離是一個小小的奶茶舖,疫情在裏頭,我們在外頭。
慢慢地,隔離是社區裏的一棟棟樓,有人在裏頭,大白在門口。
再後來,隔離是一個個社區,有人關在裏頭,有人關在外頭。
到現在,隔離是一彎淺淺的河流,浦西在這頭,浦東在那頭。”
成語概括“衆生相”
有位微信號自稱“王左中右”的作者,以《四個字總結上海疫情生活》為題的改編成語寫到:“封夥連三月,家蔬抵萬金。這個三月,一場疫情,上海徹底成了‘開封’。核酸出來後,小區封了。等到小區開了,公司又封了。等到公司開了,浦東新區又封了。這兩天的上海人民,每天居家辦公睜眼搶菜,張口核酸,陷入了一個無限循環。所以今天,試着用四個字總結一下上海人民的疫情生活。”
試看他以成語四字改編的內容頗具想像力:
“想入啡啡——好不容易小區解封了,上海人第一件想買的東西,居然是咖啡”。
“無饑之壇——疫情中上海人民最後的倔強,無論多饑餓,都不吃老壇酸菜。這是底線。”(注:老壇酸菜不久被揭用腳踩踏醃製)
“勞逸皆核——不管你是居家辦公,還是在家賦閒,無論你是做牛做馬,還是有閒有錢有閒錢,都得下樓做核酸。”
喜歡滑稽幽默、插科打諢的上海人,並沒在隔離的困境中沉淪,他們以特有的詼諧方式舒緩壓力,私下吐槽,化解悲情……
上海人,終將會在不久將來再次走出封控,擁抱春天。
(三月卅一日上海電)
本報特約記者 謝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