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淡靜 就業惡化
企業冀政府伸援手穩信心
【本報消息】經濟環境未見好轉,不少企業表示,疫情發生兩年來,一直期盼 “最後一公里”就在轉角處,但事與願違,經營壓力大增,“唔知能否捱過今年”。冀當局伸出援手,穩經濟、保就業。
經營開支大陷虧損
有以旅客生意為主的餐廳表示,在澳經營數十年,什麼風浪未見過?“但今次疫情真係搞唔掂!”疫情發生第三年,各地制訂大規模爆疫應急預案外,收緊出入境政策。本澳疫情穩定,但單日客量只一萬多人次。內地呼籲減少外出,更傳出收緊赴澳簽註。如今旅遊區人跡罕至,周邊生意更淡靜。
前兩年靠熟客尚可支撐,如今市道氣氛低處未算低,生意大跌七成。但租金、水電等開支不減,疫下食材、運輸成本大增。店舖入不敷支,虧損經營。
對會否裁員縮減開支,坦言“做唔到咁狠心,自己都咁慘,員工更甚!”唯有五十員工“齊上齊落,捱得幾耐就幾耐”。冀當局多落區了解商戶慘況,伸出援手,穩經濟保就業。
租金壓力難以應付
另有餐飲業者表示,業主堅持加租,疫下食材成本大增,唯有結業。會否另覓新舖?坦言要適應新區市場,加上疫下經營壓力增,須審慎考慮。
有酒吧表示,今年生意比去年冷清。疫情衝擊,疊加去年底發生的貴賓廳事件,就業市場震盪,失業率重返高位。消費者量入為出,除必需消費,娛樂、購物可免則免。行業屬消閒類,居民失業後難覓新工,在職人士開工不足,怎會到店消費?尤其疫情多次令行業停業,損失慘重,已把開支壓至最低。倘經濟持續低迷,只好選擇結業。
疫前已有債務在身的中小企指出,每月需還款約五萬元,已通過還息不還本等計劃減輕部分還款壓力,惟每月租金近十萬元,還未計人工、燈油等開支,壓力沉重。單是租金已難應付,冀政府加強呼籲業主減租。
有中小企表示,雖然政府推動多項計劃緩解企業燃眉之急,但未敢申請,始終“借錢梗要還”。倘堅持不下去,只好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