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政協港澳台委會來澳調研
政協學者硏討深合區人才科創
【本報消息】為配合廣東省政協港澳台委員會來澳調研,持續探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制度建設和政策議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才政策與科技創新產業研討會”昨日舉行,近二十位政協委員及專家學者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人才政策、科技創新產業建設等議題討論。
研討會由廣東省政協港澳台委員會、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中衡智匯協會、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以及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辦,昨日上午九時半於澳門漁人碼頭會展中心會議廳舉行。
廣東省政協常委兼港澳台委員會主任廖京山、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岑靖;廣東省政協常委梁樹森、楊道匡、莫志偉;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李從正、陳美儀、柯海帆、林燕妮、鄭安庭、李居仁、馬志達、朱海生、黃仁民、黃燦文;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光南;芯耀輝科技有限公司聯席行政總裁余成斌;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長王春明;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及副主任鄧安琪、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周昶行、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關鋒等出席研討會。
撐澳經濟多元
廖京山表示,是次來澳調研,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重點開展。中央高度重視深合區發展,以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必要在深合區打造人才高地,為發展多元產業提供人才支撐。應廣東省方面領導指示,此行將廣泛聽取澳門各界意見,為今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研討會由身兼中衡智匯協會理事長的楊道匡主持,他指出要發展經濟,人才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發展需雙轍並行,人才政策和創新產業需並列先行。
周昶行認為,應配合國家政策,做適應澳門特色、澳門能做的事。澳門定位應作為國家內外循環的交匯點,助國家吸引國際人才,解決關鍵技術。余成斌指出深合區人才政策方面,需解決人才的落地困難,如兩地稅收、人才獎勵、人才公寓、交通、社保等配套問題。
招商引智入區
王春明認為,澳門在中醫藥技術上有優勢和經驗,可把如中醫藥成份、多糖體研究的成果等轉化為產業。胡偉星認為,深合區的人才發展需招商引“智”,讓人才在灣區多個平台服務,避免惡性競爭。
林玉鳳稱調研發現,年輕人對在深合區發展目標清晰,但路徑未明,建議優化處理深合區人員身份政策、人才安家等問題。
黃承發稱深合區有大片土地資源,適合發展“旅遊+醫療”產業,亦可吸引人才。關鋒認為,澳門經濟體量較小,需有精準的產業和人才政策,認為科技因素可帶動產業升級,亦能把科技研究產業化。
協助企業落地
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在會上提出一些現實問題和意見。陳美儀認為要有相應職位空缺才能吸引人才,且深合區需建立明確的接口部門,協助企業落地。柯海帆關注深合區企業落地問題,認為現在似乎有方向而無路徑。馬志達認為深合區是一個整體,澳門和橫琴的政策需要同步出台,不能各自為政。李居仁認為深合區可背靠大灣區,配合大灣區產業鏈作出發展考量,不同地區間取長補短。
張光南就“深合區創新及成功經驗”、“大學到企業的科研成果轉化”、“目前需要的政策支持”三方面總結和匯報;認為是次座談是重要平台,讓澳門和內地專家學者、政協委員、企業家互相交流,相信深合區日後會有更好發展。